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039 道试题
1 . 汉武帝采用大商人孔仅和东郭咸阳的建议,决定把冶铁、煮盐等私营权收归政府,由国家垄断经营,在全国产盐铁的地方设立盐铁专卖署,并任命当地的大盐铁商为盐官或铁官,管理煮盐、制造和买卖盐铁等事务。汉武帝的这一措施(     
A.促进了冶铁技术的普及B.导致政府财政出现危机
C.解决了王国叛乱的问题D.顺应国家大一统的需要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2 . 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了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魅力。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西周王朝建立后……逐渐建立起一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军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华夏国家,这是以姬姓周氏宗族为主干框架而融合诸侯后形成的……被封的主要有王室子弟、姻亲、功臣、古帝王之后、殷商之后、重要方国等,其中前三种为西周王朝的主要支撑力量……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型,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的特点。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从历史上看来……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更变而已,不足为异。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迎然不同。

——张謇追悼孙中山演说(1925年)

材料三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持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封制的内容,并简析这一制度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在政治方面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带一路”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3 . 在新大陆,由于土著人或者被剿灭,或者被驱逐到穷乡僻壤,英国人就可以亲身把本国的文化带到新大陆去。但是他们后来发现,在自己的文学、服装、医药中也逐渐接受了印第安人文化的许多特点。据此可知(       
A.印第安人的文化更为先进B.美洲原有的社会结构解体
C.文化传播受当地文化影响D.印第安人文化占主导地位
4 . 尽管英国于1825年、法国于1838年承认了海地,但美国却拒不追随它们。南卡罗来纳州的托马斯平克尼直言不讳地说,原因就在于担心承认海地会在美国奴隶中间煽动起倾覆的意念,由此可知(     
A.海地获得国际广泛认可B.英法两国支持海地革命
C.美国大力干涉海地独立D.国家利益影响外交活动
2024-05-1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5 . 唐代规定考生可将平时所写的诗赋文章先送礼部选拔时的参考,又称“纳公卷”,宋朝认为“纳公卷”弊甚于利,影响极坏。仁宗庆历元年,下令取消,并规定以考卷作为决定录取依据。这种变化体现了(     
A.皇权的膨胀与相权的衰落B.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C.科举制度的完善D.封建官僚体系的成熟
2024-05-0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6 . 唐初吸取隋亡的教训,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谈及贞观之治,既有唐太宗、魏征等人的自觉,更有中国制度的功劳。魏征从贞观七年开始担任门下省的长官,直至贞观十七年去世,都是门下省的负责人。以下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唐太宗大兴文治,改革兵制B.魏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
C.枢密院掌管军政,分割权力D.门下省下设有六部,分工处理政务
2024-05-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北(ZDB)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明末清初,战争不断,疫病肆虐,江苏吴县吴有性弃科举而从医,留下了医学名著《瘟疫论》。嘉庆五年,江苏扬州李炳依据汉代中医临床学经典著作,结合自身的医学实践,对《瘟疫论》进行继承和扬弃,著成《辨疫琐言》。结合所学,李炳依据的经典著作是(     
A.《皇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唐本草》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汉:汉族移民及农业开垦

材料一   西汉积极推行了“实关中”和“戍边郡”这两项移民政策。“实关中”是把距离较远地区的一部分人口财富移植到关中地区(王朝的畿内,即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戍边郡”就是移民实边,目的在巩固边防。……接受移民最多的是黄河中游和上游地区。

材料二     汉武帝以后至西汉末百年之间,黄河上游和中游地区人口日益增殖,田亩日益垦辟,尤其是宣帝后七十年内,匈奴既降,北边无事,发展得当然更快。

材料三   内地人民移居到边郡后,以何为生?极大多数是以务农为本。

…山陕峡谷流域、泾渭北洛上游及其逼北的河套地区……从未开垦过的土地在初开垦时是很肥沃的,产量很高…·所以垦区扩展得很快。……以畜牧射猎为主变为以农耕为主,户口数字大大增加,乍看起来,当然是件好事。但我们若从整个黄河流域来看问题,就可以发现这是件得不偿失的事。

——谭其骧著,莴剑雄、孟刚选编《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西汉“实关中”和“戍边郡”的移民政策进行历史解释。(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9 . 阅读印欧人的早期迁移路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印欧人迁移到①传播了马车和铁器
B.印欧人迁移到②成为西方文明的源头
C.印欧人迁移到③使恒河流域成为区域文明的中心
D.印欧人迁移到④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2024-05-01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秦律·徭律》记载:“朝廷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迟到三天到五天,斥责;迟到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降雨不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这反映了(       
A.秦律当中存在分级处罚B.秦律实施具有灵活性
C.秦律实行严刑峻法原则D.秦律以经济处罚为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