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颁布时间法典名称法典简介
公元前449年《十二铜表法》人类存世最早的法典之一
公元529年《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世界法律文库中的瑰宝,对后世法律影响至今犹存。
1756年《巴伐利亚民法典》近代欧洲最早的民法典
1804年《法国民法典》大陆法系民法基石,法国自此成为现代民法典的故乡。
1896年《德国民法典》打破了《法国民法典》近一个世纪的垄断地位,与《法国民法典》并列成为大陆法系民法的代表。
1898年《日本民法典》近代亚洲第一部民法典
1922年《苏俄民法典》第一部社会主义的民法典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据徐国栋《世界民法典编纂研究》整理


根据材料,围绕“民法典的发展与演变”选取一个角度,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3-12-0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19世纪末,欧洲产生了一股泛日耳曼主义思潮。这一思潮致力于德语地区的政治联合,并将其统一为一个国家,其范围主要包括中欧、东欧、尼德兰地区,还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这一思潮(     
A.是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B.成为德国统一的理论基础
C.实质上是一种扩张主义D.有利于德意志民族的形成
3 . 1981年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倡议,开展图1所示的活动。该活动旨在(     
A.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B.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
C.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改善乡村的社会风气
4 . 东突厥亡后,唐太宗采纳温彦博的建议,在东起幽州、西至灵州沿长城一线的广大地区,设置了顺、枯、长、化四个都督府,顺其土俗,任用原来的突厥酋长为刺史,以管理当地的突厥部落。由此可见,唐初在民族政策上(     
A.遵循民族平等的原则B.实行因俗而治的策略
C.采取胡汉一体化方针D.忽视中央政府的权威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8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对民族区域自治作了全面、具体的制度性规范。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国务院常设的民族工作部门。自设立以来,国家民委委员制不断完善。目前,有兼职委员单位32个,委员单位包括了国务院主要职能部门和涉及民族事务管理的重要单位。40年来,我国自治州和自治县(旗)的数量,分别比改革开放前增加了2个和59个,建立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数量也由原来38个增加到44个。《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民族工作部门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每年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2008年,国家民委增设监督检查司。

——摘编自雷振扬等《改革开放40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的意义。
2023-12-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击鞠(马球运动)非常盛行,上自君王将相,下到士庶黎民都嗜之若狂,许多妇女也参与其中。唐代彩绘女马球俑便生动展现了女子打马球的姿态。据此可知,唐代(       
A.统治者好恶决定击鞠发展B.社会生活风气相对开放
C.娱乐活动以体育运动为主D.男女地位实现彻底平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官员考核方式主要包括“考满”和“考察”,前者属于对官员个体的个性化考核,后者属于对官员群体的全面性考核。“考满”,是针对每一位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一般性考核,主要是考核官员的从政资历和任期政绩,“考满之法,三年给由,曰初考,六年曰再考,九年曰通考,依《职掌》事例考核升降”,具体办法是三年一考,三考为满,考满之日,有司量其功过,分出等次,以此为据决定该官员之去留升降。“考察”,是定期对大明王朝所有官员开展考核,可以说是“全覆盖”——“通天下内外官计之”。

——摘编自徐佳《明代官员考核制度及其启示》

材料二   清代对文职官员的考察分为“京察”和“大计”。考察京官叫“京察”,考察外官叫“大计”。“京察”和“大计”皆三年一举,考察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即守(操守,有清、谨、平之分)、才(才能,有长、平之分)、政(政绩,有勤、平之分)、年(年龄、有青、壮、健之分)。经考核后,一般合格者照旧叙用,不合格者则予以处分(罚俸、降级或革职)。此外,还有所谓“六法”:一日不谨,二曰罢软无力,三曰浮躁,四日才力不及,五曰年老,六曰有疾。在“京察”和“大计”中,皆根据所属官员的情况,如有上列情形之一者则“按其实而劾之”,经最终复核后则给予不同的处分。贪官和酷吏则不属六法范围,可直接特参。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及主要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明清时期的官员考核制度。
8 . 维也纳会议建立了“高级政治”体系,包括维也纳会议建立的全体代表大会、八国委员会、四国委员会。通过各国政府及代表进行外交谈判、商讨并决定处理战后欧洲的一切事务,草拟并通过了《巴黎条约》《最后议定书》等一系列国际条约。这一体系(     
A.形成了成员国“全体一致”原则B.创造了用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的先例
C.加速了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D.体现了大国协调的国际关系原则
9 . 在12世纪初的欧洲,基督教主教可以直接充任法官,也可指派若干名教会的神职人员在教区内任专职教会法官,每个教区设一名大法官,审理上诉案件。教皇在罗马教廷设立教皇法庭,作为最高法院。这说明当时欧洲(     
A.宗教伦理和法律合为一体B.司法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C.教会法是唯一的法律依据D.教会法庭审判一切案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98年1月,贵州学政严修奏请开经济特科,被清廷批准,特科要求在已仕官员中荐选人才,“覆试后,带领引见,听候擢用”,“初场试(经济)专门题,次场试时务题,三场仍试四书文”。这一做法(     
A.配合了戊戌变法的开展B.意在适应清末新政的需要
C.加强了在职官员的考核D.反映出官员选任的功利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