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1)材料一中,马克思揭露了殖民主义的哪些罪恶?谈谈你对“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的理解。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欧洲殖民侵略“双重的使命”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的全球史”

近代以来,英国的时间概念经历了国家化和全球化的过程。

片段一   时间国家化

1675年,英国建立了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负责测量经度。

1714年,英国政府成立“经度委员会”,提供奖金及专利来征求准确测量经度的方法。

1735-1761年,哈里森发明精确的海钟,以时间测量经度(1小时对应15度),经度诞生。从此,英国的舰船能够到达地球的任何角落。

1771年,英国工厂主阿克莱特在报纸上发布招聘广告:“本人急需两名精通机械零部件设计业务的钟表匠,同时诚聘熟悉轮齿啮合连接业务的技术人员若干名。”

1798年,英国钟表匠发起抗税请愿活动,他们认为:“棉纺业和毛纺业完全受惠于钟表制造工匠……”

1840-1855年,英国98%的公共时钟设置为格林尼治标准时间。

片段二   时间全球化

1864年,通过连接格林尼治时钟的电信电缆,开普敦鸣放正午炮,传达英帝国时间。

1884年,华盛顿国际天文学家代表大会召开,法国人强调中立原则来反抗格林尼治子午线的权威地位,并联络其他国家反对英美发起的决议,但大会最终以经过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成为世界计算时间和空间的起点。

1924年开始,格林尼治天文台每一小时会向全世界发放调时信息。

——摘编自杜君立《现代的历程——机器改变世界》、【美】奥格尔《时间的全球史》

(1)根据片段一、分析英国能完成“时间国家化”的原因。
(2)根据片段二、指出英国推进“时间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矛盾。
(3)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时间的全球史”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国家对印度的殖民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   19606月,比属刚果宣布独立。几天后发生兵变,骚乱向全国蔓延。比利时趁机入侵,还扶持矿产丰富的加丹加省“独立”。刚果政府请求联合国提供军事援助。美国支持联合国派出部队取代比利时军队,试图“以相对较小的代价防止混乱与共产主义”。苏联援助了飞机、卡车等装备,以及捷克军事顾问。两国各自扶植政治势力,刚果局势复杂化。苏加诺和纳赛尔等亚非国家领导人努力为刚果国内政治和解奔走。1961年,安理会通过关于使用武力制止刚果内战的决议,这是“联合国部队中80%以上是非洲人或亚洲人影响大量增长的结果”。1963年,在联合国部队的压力下,加丹加省放弃“独立”,刚果实现统一、比利时殖民主义势力被驱逐。这场危机在经过多次反复的冲突、对抗后终于结束,但刚果内部政局依然动荡不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刚果危机中各种国际力量作用的理解。
2024-05-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检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西、葡最早走了殖民扩张的道路。葡萄牙扩张的主要方向是亚洲和非洲,西班牙扩张的主要方向是美洲。起初殖民者在非洲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西、葡两国屠杀美洲当地土著居民,掠夺金银贵金属,建立封建制庄园经济。17世纪,英、法、荷开始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经多次大规模战争,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列强加强了对外侵略扩张。殖民者开始侵占土地、森林,掠夺矿产资源等,把亚非拉作为他们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投资场所,逐渐改变和控制亚非拉的经济命脉。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摘编自王雷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评析》、李静《非洲殖民地依附性经济结构的形成》

材料二   早期西方史学家在论述本国的殖民活动时,常常站在本国立场,谴责其他国家的殖民行为,却将自己国家的侵略行为视为传播文明的义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西欧中心地位的动摇,越来越多的西方史学家开始以更全面的眼光反思殖民活动,但很少用“世界殖民体系”这一名词。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教学用书》

(1)依据材料一指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主要途径。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殖民主义与文化发展]

材料一     拉丁美洲革命不是一次偶然事件,它早已在酝酿中,孕育这次革命的重要因素,是人民大众遭受不可忍受的殖民压迫。殖民地人民在同一领域、同一环境内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和同化,逐渐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意识已经普遍高涨。……1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趋频繁,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主义者的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广泛传诵。到18世纪后半叶,责本主义工业虽然还很薄弱,但它是殖民地经济中一种新的因素,它必然会在殖民地不断发展,决非任何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反动势力所能压抑和扼杀的

——摘编自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曾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发起了去西方化的运动,目的是根除旧殖民帝国的影响并消灭它们的权力象征。尽管如此,后殖民时代的民族认同并非总能强大到能根除殖民地的影响或取缔欧洲人的习俗。圣雄甘地呼吁印度人恢复当地习俗,拒绝所有从西方进口的东西,找到印度人的灵观。尼赫鲁则倾向于工业化和世俗化,跟上现代化的趋势,在印度实现西方世界那样的繁荣和进步。

——摘编自胡里奥麦克伦南《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形成的文化特色。结合所学谈谈应该如何看待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