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下图是欧洲画家鲁道夫·斯沃博达于1892年在维多利亚女王资助下前往印度创作的油画《瞥视火车》。画的左下角是一部分铁轨,一家人正在等待火车,背景里有些泥筑的低矮建筑,人们在屋外纺织和晾晒粮食。该作品意在(       

A.展示殖民地的现代化成就B.描绘印度农村的生活状况
C.激发印度民众的危机意识D.宣传美化英国的殖民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884年,欧美列强在某次会议上规定:“占领非洲沿海新地区的国家必须通知《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的签署各国,同时建立足以有效保护该地区现有各项权利(如确保航运和贸易自由等)的机构”。这一规定旨在(       

A.镇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B.增强资本主义国家的合作
C.协调列强殖民扩张的矛盾D.维护非洲各国独立和完整
2024-01-16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优生联考历史试题
3 . 这一原则反对欧洲列强对美洲殖民地的干涉与扩张,对拉美独立后的国家是一个很大的支持;但也潜伏着美国与欧洲列强争夺整个美洲控制权的斗争。这一原则是(     
A.大棒政策B.门户开放政策
C.门罗宣言D.金元外交
2024-01-09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苏伊士运河正式投入使用不到6年,埃及丧失运河股份;不到13年,运河控制权再次转手。埃及作为原运河拥有者不仅失去了话语权,更失去了运营权、收益权和主权,苏伊士运河成为殖民强权者们的“国际航道”。这突出反映了(     
A.埃及已经取得独立的地位B.国际公法形同虚设的事实
C.航运权成列强争夺的焦点D.强权成为战胜公理的手段
5 . 19世纪70 年代,在拉丁美洲出现了第一批工人组织,并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1872年,阿根廷成立了第一国际支部,并派代表出席了海牙代表大会。90 年代,相继成立阿根廷社会党、智利社会党以及乌拉圭和巴西的社会主义小组。该现象的根源在于,拉丁美洲各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成长B.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C.无产阶级最具革命性D.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
6 . 有学者认为1905—1911年伊朗立宪革命期间,在社会上有着极大影响力的乌莱玛(宗教学者)阶层认识到,王权的失落也意味着教权的不保,最终乌莱玛阶层从革命的支持者走向了革命的对立面。该学者意在强调伊朗(     
A.民族民主意识正在觉醒B.君主立宪推动社会发展
C.革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D.革命发展存在失败危险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近代初期,西方殖民者就已在非洲建立殖民据点。进入19世纪后,侵占非洲土地的活动加强,但主要在沿海地区。……(19世纪)70年代,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西非和南非新的金矿和钻石产地的发现,以及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成功,大大提高了非洲在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争夺和瓜分非洲的狂潮。

材料二   英国对印度殖民政策变化

时期殖民政策简介
商业资本时期采取最简单、也是最野蛮的暴力手段,公开劫掠金银财富。1600年成立特权性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所辖区域一切贸易权。1613年,英国商人在印度设立商店,逐渐向内地渗透。七年英法战争英国胜利,将法国排挤出印度
工业资本时期在“自由贸易”的招牌下,资本主义国家加剧了殖民扩张与掠夺。在印度,英国机器生产的质优价廉的棉织品充斥市场,使印度的传统手工纺织业急速衰退,原棉大批输往英国,以抵偿英国大宗输入的工业品的价额,英国殖民当局规定由英国输入的货物税率为2.5%,有的甚至免税

材料三   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870年前后西方列强对非洲殖民侵略的主要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个时期英国对印度殖民政策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
2024-01-0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95年,埃塞俄比亚孟尼利克政府开征特别税以抗击意大利侵略,不几天就全部收讫,广大贫苦牧民、各部族群众踊跃投军,封建诸侯纷纷表示站在孟尼利克一边。随后,孟尼利克迅速组建起一支配备10万支来福枪、400门加农炮的大军。这说明,当时埃塞俄比亚(       
A.在军备上具有优势地位B.国内阶级矛盾得到化解
C.团结抗敌成为全国共识D.民主精神在战争中发扬
2024-01-02更新 | 583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20年代,印度国大党确立了“印度人民用一切和平与合法手段取得自治”的新目标,在自治问题上也没有作出“帝国范围内”和“殖民地类型”的限制。据此可知,当时的国大党(     
A.受到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影响B.深受无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C.民族革命活动得到广泛的国际同情D.试图谋求印度的完全独立
10 . 秘鲁思想家马里亚特吉(1894-1930)认为,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消除封建制的道路在秘鲁走不通,唯一的出路应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反对资本主义的范围内进行反封建的斗争,这就是秘鲁社会主义革命的两重性和特殊性。这一主张(     
A.得到拉美各阶层的认可B.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
C.导致世界殖民体系瓦解D.照搬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