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近代非洲民族主义】

材料一   从19世纪非洲逐渐沦为西方殖民地时起,非洲的民族主义思想就已开始萌发和产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民族主义最早产生于西非沿海地区。因为,这里从奴隶贸易时期起,就与西方发生了日益频繁的交往,并最早产生了一批受过西方教育和思想影响的当地民族知识分子。其中,首推西非民族主义先驱、塞拉利昂医生詹姆斯·阿弗里卡纳斯·霍顿。在霍顿思想的影响下,1868年1月,黄金海岸西部芳蒂土邦各酋长联合成立了“芳蒂邦联”,并于1871年10月拟订了邦联宪法,其主要内容之一是争取民族自治。此后,黄金海岸、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等地相继出现了“土著权利保障协会”和“保护土著协会”,要求非洲人“应享有平等的权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战争和十月革命,特别是在美洲黑人领导的泛非主义运动的影响下,西非等地开始出现民族觉醒和民族主义政党,并明确提出了关于“人民自决权”与“地方自治”的政治要求和主张。

——摘自唐大盾《非洲民族主义的历史由来和发展》

材料二   非洲的反帝反殖运动贯穿于整个民族独立事业中,也引导了非洲民族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发展。……非洲的民族主义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主义。她超越了个体和单个民族的利益,整合了国家民族为一体的追求。非洲的民族主义离不开“泛非主义”。“泛非主义”是立足于全民族的、全方位的民族主义。是一种争取民族独立和非洲彻底统一的民族主义。非洲的传统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最好验证即和平的非暴力的人道主义。非洲民族主义开拓者表现出极大的宽容精神。在反帝反殖的斗争中,绝大多数非洲国家通过宪制改革或脱离宗主国联邦等不流血手段来获得独立。在民族独立后他们仍然致力于用改良主义来进行社会改革。

——摘自王虹《非洲民族主义初探》

(1)依据材料一,概括非洲早期民族主义产生及发展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非洲民族主义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说,产业革命“使一种和机器生产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而“大工业工人的不断过剩”大大促进了国外移民并且把外国变成殖民地,使之成为宗主国的原料产地。

——摘编自王苏颖《从殖民地概念的发展看当代殖民体系》

材料二

殖民主义是非洲绝大多数地区、南亚与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以及太平洋地区在18701945年所经历的并具有过渡性的发展状况。从历史上看,欧洲的海外扩张和帝国主义的蔓延、渗透将产生三种直接的结果。这就是由白人垦殖者所推行的殖民化,某些不同类型的无形控制以及殖民主义。在殖民体系状况下,一个附属国完全被殖民帝国家所控制。它的政府为宗主国派遣的官员掌握:它的社会、法律、教育、文化甚至宗教生活,均为外国统治者所操纵,其经济结构也是为了服务欧洲资本主义的需要而存在的。

——摘编自高岱《“殖民主义”与“新殖民主义”考释》

材料三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使印度人民陷入了殖民奴役的深沉苦难之中,英国在印度的殖民侵略和统治,带给印度人民更多的是灾难,但同时也造就了印度社会结构的基本框架。伴随着苦难,印度传统的自然经济受到重大冲击,市场经济得到了发育,印度形成了民族市场经济的雏形,传统的王公统治和地方割据状态被彻底打破,代之以议会民主制度和联邦制的统一。

——摘编自郑豪杰《试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对殖民扩张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殖民体系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殖民侵略对印度历史发展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等九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场关于殖民政策的辩论。在1885年大辩论开展之前,法国的殖民活动来到一个临界点:虽然共和国的殖民活动已经开展了一些时日,但是它尚未成为一项国家的政策和原则。法国政府为了继续对马达加斯加和越南的征服,向议会提交了额外的财政拨款的请求。这一请求,引发了两派就殖民政策的辩论。

殖民派主张反殖民派主张
在法国的旁边,德国已经筑起了藩篱;而在海洋另一边的美国,也变成了贸易保护主义者;大市场变得日渐狭窄,导致我们的工业产品越来越难以进入其中,这些大国甚至开始向我们自己的市场倾销一些我们过去从未见过的产品。对遥远土地的征服,只会让我们在 贸易征服中败给竞争对手。能够打开市场的并不是战争,而是物美价廉的商品;市场并不属于武装得最好的民族而是属于装备最好的生产者。
没有影响力的光辉,不参与世界事务,将所有对非洲或是东方的扩张行为看作是一种陷阱……这种生存方式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就是放弃。而且,在短时间内,一个大国就会因此沦为三流或是四流的国家。当一个国家在欧洲遭遇到了一些   十分严重的挫折的时候,当其边境线受到了损害的时候,也许在发起远征之前,我们最好先确保在自家站稳脚跟,确保我们的国土不会动摇,这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法国不能只是一个自由的国家,还应 当是一个能对欧洲的命运施加自己影响的 伟大国家,它应该把这种影响扩大至整个 世界,并将其语言、旗帜、军队和才智带
到它力所能及的每一处。
当我们以文明为名时,我们就应该(将自己的行动)限制在正义和公正的范围内。但不要试图给暴力披上一层虚伪的文明的外衣。

——摘编自刘梦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殖民转向》

(1)概括双方辩论的焦点,并说明各自的理由。
(2)推测辩论的结果并分析其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瓜分非洲的浪潮掀起后,各种力量的碰撞日趋频繁和激烈,为了平衡利益和避免得不偿失的冲突,相关国家坐到了一起。1884年,14个国家的代表在柏林集会。在非洲代表不在场的情况下,相关欧洲国家把一片片的非洲土地当作博弈的筹码。而实际上,欧洲国家在会议桌上拿来推去的这些土地中,有很大一部分它们还弄不清楚情况也并没有实际占领。于是,柏林会议提出了一条被称作“有效占领”的原则,要求声称对某片土地有所有权的国家应对这片土地有实质性的占有和控制。根据“有效占领”原则,包括商人、探险家、传教士在内的各路人士进入大大小小的非洲酋长或国王的“牛栏”和“王廷”,通过利诱、威逼、欺骗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等方式去求取协议。

——摘编自刘伟才《柏林会议与瓜分非洲》

材料二   19世纪过渡到20世纪的年代中,除了冰冻的极地以外,全世界都被瓜分完毕。从此以后,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德国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了……但结果却是德国最终将其全部殖民地让给主要的协约国家及其伙伴,列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化解,不可避免地又要发生一次重新瓜分世界、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新战争。

——【法】雅克·阿尔诺《对殖民主义的审判》

(1)根据材料一、指出柏林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柏林会议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列强“重新瓜分土地”所引发的国际问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福建的茶文化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其中“建溪官茶”因产于福建建溪流域而得名,早在汉代就有“建溪芽”之名。到了宋代,北苑贡茶更是闻名于世,成为中国御贡时间最长的茶之一。北苑茶始于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闽国龙启元年(933 年),建州茶人张三公(张廷辉)把凤凰山方圆三十里茶山献给闽国,自此一直到1391年,当地便一直作为御茶园。北宋福建文人黄庭坚在《满庭芳》中赞道:“北苑贡龙团,江南鹰爪。万里名动京关。”南宋时期,曾入闽任茶官陆游也写诗称:“建溪官茶天下绝,香味欲全须小雪。”

——摘编自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福建省监察委员会《古人眼里的福建茶:廉美和敬 人间清欢》等

材料二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茶叶品种、种植、制作和管理技术等方面基本上一无所知,1833年,英国议会终止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贸易垄断权。1834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英属印度政府组建的茶叶委员会领导了窃取中国茶叶品种,技术及建立阿萨姆茶叶试验场的工作。1838年,东印度公司将阿萨姆地区所谓的“荒地”全部收为已有, 1839年,伦敦有4家公司,(印度)加尔各答也有1家公司向东印度公司申请收购阿萨姆茶园并垄断经营,但东印度公司以“鼓励和支持所有受人尊敬的资本家”“防止垄断、保护当地的利益”等理由予以拒绝。当时有一家伦敦媒体对此报道说,一家联合股份公司在本市成立……他们计划首先与印度最高政府达成条约,购买东印度公司在阿萨姆的种植园,然后进行茶树种植生产,并将茶叶运入英国。

——据罗龙新《帝国茶园:茶的印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福建建溪(北苑)茶园和近代印度阿萨姆茶园种茶业发展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宋代福建建溪(北苑)和近代印度阿萨姆种茶业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印种茶业对当代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启示。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使其土地增加350万平方英里、人口增加2600万;俄国在亚洲增加了5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650万人口;德国增加了10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1300万人口。甚至小小的比利时也设法获得了9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850万居民。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到1914年,地球上大部分表面和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已受到包括俄国在内的欧洲少数国家和美国的直接或间接的支配。这一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斯诺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

(1)指出材料一中“这一发展”的直接结果并阐述其影响。

材料二:下表《世界近代史·第十九章》目录

第一节非洲人民的反抗斗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非洲形势
阿散蒂人民的抗英斗争
埃及的抗英斗争
……
第二节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
巴西的废奴运动和争取共和国的斗争
第三节亚洲的觉醒
……
印度民族运动的新高涨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依据所学知识在表中的①②③处补充恰当内容(各一例),并为该章设计一个标题。
2024-05-0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明等级论”兴起于19世纪前后的欧美学术界。这种学说以西方自称的“文明标准”将世界各地的民族划分成野蛮、蒙昧、半文明和文明四个等级。其中,“处于野蛮下的人们,几乎完全靠狩猎、捕鱼和土地上的自然物为生。”稍高一等级的是“处于蒙昧下的人们,主要以放牧和经营一些粗放的农业为生。”再高一等级的是处于“半文明状态人们”,在这里“农业和制造业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但对外贸易极为有限”。

——杨共乐《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

依据材料,指出西方宣扬“文明等级论”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024-05-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福宁古五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部分国家)
事件时间内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17~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议会斗争、两次内战、军事独裁、王朝复辟、“光荣革命”
君主立宪制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1701年《王位继承法》
确立议会至上原则: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统而不治”;政党政治
美国独立战争和联邦共和制17~19世纪①独立战争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1776年《独立宣言).1781年打败英.军、美国独立战、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②联邦共和制确立: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三权分立和人民主权原则
③维护统一:1861~1865年内战,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两党制
俄国农奴制1861①废除农奴制,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土地;②实施统一的司法制度;③实行地方自治和民主选举;④普及文化教育;⑤实行义务兵投制
意大利统一1861~1871①通过革命和反侵略战争建立意大利王国;②从法、奥手中收复失地,实现统一
德国统一1864~1871①威廉一世.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通过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统一;②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19世纪末①推翻幕府、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封建等级制;②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③建立君主立宪制

——节选自陈林《〈中外历史纲要>图文全解》

(1)根据材料,指出英美和俄、德、意、日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不同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
2024-04-2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进行,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为了有效垄断对外贸易,英、法、荷等国建立起一种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

——整理自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的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及商业经营方式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写出当时欧洲在经济领域内出现的两场革命的名称。

材料二


(2)写出材料二图示中A处相应事件的名称,并据图简析英国工业革命能较早启动并获得成功的条件。

材料三   1870-1913年间世界经济发展概况表

1870-1900年1870-1913年1870-1910年1900年1900年
工业总产量贸易总额铁路线长度船舶总吨位石油总产量钢总产量
增长2.2倍增长3倍增长4倍增长1倍增加到2000万吨增加到2830万吨

——据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改编

(3)能够运用表格等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是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请参考这一要求,指出1870-1913年世界经济发展的表现,并从条件和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影响两个角度对这一表现加以简要评析。
2024-04-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6世纪,大力推行殖民扩张的西葡两国注重运用在11世纪被重新发现的罗马法,以法律主张对尚未发现的近海岛屿享有管辖权、财产权。为此,教皇诏令大多只授予两国对殖民地的产权,并授予其对异教徒的城市、领地、自然资源等各类动产或不动产实施较高程度的管辖权。如西葡两国于1494年订立《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葡萄牙获得非洲、亚洲大部分“新发现”土地,西班牙取得美洲“新发现”土地(巴西除外)。1529年,西葡两国续订《萨拉戈萨条约》。这两个条约在教皇仲裁案的支持下,赋予西葡对非基督教土地的财产权,并排除其他欧洲国家基于发现论的主张

材料二   1496年,英王亨利七世效仿亚历山大六世教皇诏令,授权航海家卡伯特以英王名义征服并占有“新发现的”任何尚不属于其他欧洲国家的土地。1584年,航海家吉尔伯特登陆纽芬兰群岛并以伊丽莎白女王颁发的皇家特许状宣告:“对今后发现的国家、土地……依照英格兰法律以‘完全产权’等方式处置。”“无主地论”和“有效占有论”取代“发现论”成为获得殖民地土地财产权的理论。如1606年,英王詹姆斯一世颁布特许状,第一次授予殖民者范围明确的土地,即规定弗吉尼亚公司有权取得詹姆斯河沿岸附近未被实际占有的区域,定居点100英里以内的土地、森林、沼泽及河流。弗吉尼亚公司成为当地“真正的主人和财产所有人”,而后陆续建设城堡、要塞、防御工事、城镇、村庄,任命治安法官、治安官及其他官员,设立市场、集市和交易所,并以英国法律治理当地事务。

——摘编自万立《近代早期的国际法理论与欧洲殖民帝国对殖民地的“财产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的西方殖民理论的特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个近代欧洲国家广泛认可“有效占有论”的案例(“案例”不能来源于材料),并予以阐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