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19世纪初期拉丁美洲各国独立后,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仍然面临民主革命与改革的艰巨任务亟待完成。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是(     
A.印第安土著居民受历史文化传统束缚
B.独立前殖民者实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遗毒
C.该地区并未受到欧洲启蒙思想的冲击
D.美英等国长期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的影响
2024-06-01更新 | 150次组卷 | 7卷引用: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孤立主义思想自美国建国以来,长期渗透在美国的对外关系中。19世纪末之前可以说是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时期。孤立主义主张美国应置身于欧亚大陆冲突之外采取超然态度,减少对外干涉和援助,更多地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它依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采取不卷入国际事务以及集中力量于北美大陆扩张和国内建设的方针,取得了国家迅速发展的成功。但美国的孤立从来就不是与外界绝对隔绝的,孤立是相对的。1823年,“门罗主义”的出笼,实际就是美国走向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步骤。孤立主义曾使美国深受其益。

——据刘建飞《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等整理

材料二   20世纪初“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表明美国开始向奉行国际主义转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及至一战前后,一项主张美国放弃孤立主义传统,更多地卷入世界事务的“国际主义”政策开始提出。

以反共产主义为基础的国际主义理念支配了整个冷战时代,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内已形成一致看法,即世界已被分成两种敌对力量: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美国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担任自由世界的领导者,就必须在全球遏制苏联及共产主义的扩张。

——摘编自孙玉娣《杜鲁门时期美国“冷战共识”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之前美国孤立主义外交的内涵,并简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说明美国在20世纪初和20世纪50年代外交政策和活动。
(3)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外交政策的实质及其总体发展趋势。
3 . 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石油垄断公司控制了委内瑞拉63%左右的石油开采量,在阿根廷等国攫占了大量石油租借地。为了夺占石油产地,美国石油垄断公司甚至在拉丁美洲其他国家发动政变、挑起边界战争等。这可以用以说明当时(     
A.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比较稳固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任重而道远
C.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D.美洲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4 . 如图漫画创作于19世纪末的美国。海岸边站着的几人分别代表德国、英国、法国等老牌列强,海面上挂着星条旗驶向拉丁美洲的美国战舰上写着“门罗主义”。该漫画的寓意是(     

A.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开展成果斐然
B.欧洲列强彻底结束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C.美国进一步强化对拉丁美洲的控制与侵略
D.“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意识深入人心
2024-01-20更新 | 242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堂例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760年前后,一些克里奥尔人否认西班牙白人是自己的父辈和兄弟,而把这种称谓赠给了肤色黝黑的当地土著人,并高度赞扬印第安人的文化和传统。此外,秘鲁利马的一批克里奥尔人教师就称自己是“祖国秘鲁的子孙”。这反映出拉美地区(     
A.展示出鲜明的反帝色彩B.反种族意识增强
C.深受美国独立战争影响D.民族意识的觉醒
2024-01-01更新 | 34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堂例题
6 . 门罗主义出台后,英国外交大臣坎宁向美驻英公使拉什提出质问:美国有何权利“把美洲封闭起来,从今以后不准英国殖民?”坎宁激烈攻击“美洲体系原则”,说当代最大的危险是“世界分裂为欧洲和美洲两部分”。据此可知,门罗主义(       
A.加剧了西方世界的分裂B.冲击了欧洲在美洲的权益
C.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建立D.促进了南北美洲的一体化
2023-11-24更新 | 214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堂例题
7 . 1910年为墨西哥独立运动爆发100周年,这一年墨西哥全面挖掘和清理特奥蒂瓦坎遗址,并在当地建立博物馆,总统迪亚斯参观国家博物馆,且在阿兹特克历法石前拍照。庆典现场有大量墨西哥人穿着阿兹特克服饰,跳着阿兹特克舞蹈。这些活动意在(     
A.为墨西哥现代化奠定基础B.削弱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
C.重新建构古印第安人历史D.强化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就亚非拉民族主义而言,20世纪出现过3次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出现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埃及独立运动等民族独立斗争,欧洲建立了波兰、芬兰、南斯拉夫等民族独立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广泛开展民族民主运动,彻底摧毁了数百年的殖民体系。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崩溃,在冷战时期掩盖着的民族矛盾突然爆发,东欧、中亚等地区接连发生流血冲突和局部战争。同时,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构成了对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冲击,引起民族主义强烈反弹。

对于亚非拉国家和民族来说,民族主义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个双刃剑。在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族主义作为动员群众的思想武器,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单纯以民族主义作为指导,处理一切纠纷,使民族主义恶性膨胀,就会导致民族冲突。

——摘编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轨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民族主义”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9 . 1862年,在美国内战进行之中,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以“债务催收”为名,派军队推翻墨西哥共和政府,立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成员马克西米联诺一世为“墨西哥皇帝”,并借机推广“拉丁美洲”这一概念。短时段内墨西哥政局变化(     
A.说明墨西哥独立运动的艰巨性B.从殖民角度反映了大国的兴替
C.表明西葡殖民霸权被彻底打破D.体现了欧洲基于实力的影响力
10 . 1804年海地作为拉美第一个独立的国家,很快就完成了从奴隶制为主的殖民地向共和制的转化,然而独立后的海地却长期陷入动乱。独立后的巴西虽经过一系列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但进步缓慢。据此可知,拉美国家(     
A.普遍采用改良手段实现民族独立B.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是社会发展
C.民族独立后面临艰巨的发展任务D.移植了原殖民宗主国的生产方式
2023-10-11更新 | 43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随堂检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