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的觉醒和非洲的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期以来,亚洲一些国家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基础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这使“亚洲的觉醒”呈现出的新特征是(     
A.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B.武装反抗和温良改革相结合
C.追求民族独立与社会转型相结合D.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革命
2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传统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在逆境中成长起来,民族意识产生并不断加强。这一时期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即“亚洲的觉醒”时期。“亚洲的觉醒”意指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B.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民族民主革命
C.亚洲各国民族革命取得胜利D.亚洲各国选择了暴力斗争的道路
2021-05-14更新 | 623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兴宁市沐彬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竞赛班历史试题(四)
3 . 19世纪末,印度已有五十万以上的产业工人,他们主要集中在孟买、加尔各答、马德拉斯等几个大城市。为了反对殖民者的压迫剥削,工人不断展开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1882_1890年印度发生了二十五次工人罢工。这(     
A.推动了国民大会党的成立B.说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C.表明印度无产阶级的觉醒D.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2022-12-22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1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4 . 1907年,亚洲许多国家的革命者和流亡者在日本成立了“亚洲和亲会”,明确提出:“本会宗旨在反对帝国主义,期使亚洲已失主权之民族,各得独立。”并约定:“亚洲诸国,若一国有革命事,余国同会者应互相协助。”这表明(  )
A.亚洲国家实现了革命斗争的联合
B.亚洲各国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
C.联合斗争是革命取得胜利的保证
D.日本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指挥中心
2020-03-02更新 | 714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广雅、二中、六中、省实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认为,近代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特征,故称其为“起落型”;近代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循序渐进,一浪高过一浪,故称之为“螺旋型”;非洲大部分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长期徘徊不前,因此,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可说是属于“徘徊型”的。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非洲的“徘徊”造成其长期贫穷落后B.亚非拉各自的发展方向出现根本不同
C.民族工业进步推动了亚洲的螺旋上升D.英美的武装干涉导致拉美的大起大落
7日内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08年7月,印度孟买工人为抗议英国殖民当局逮捕提拉克而举行了政治总罢工。工厂停工,商人关店,交通断绝,罢工者还走上街头,举行抗议游行,并修筑街垒,与军警展开浴血战斗,要求立即释放提拉克。这一事件说明(     
A.印度工人运动取得了很大收获B.印度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英国的暴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D.印度民众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
2023-06-26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近代英国在征服印度的过程中,把英语和英国的法律体系、政府体制、文官制度等移植过来。在这种背景下,受到英式教育的近代印度精英(       
A.借助欧洲的意识建立联邦制共和国B.主张建立专制集权政治体制
C.利用启蒙思想来反抗英国殖民统治D.积极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
2022-08-01更新 | 381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8 . 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特点是: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多数国家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斗争
C.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道路
D.资产阶级政党领导斗争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晚期,欧洲列强加紧侵略非洲,在1884-1885的柏林会议上,欧洲列强达成瓜分非洲的协议。埃塞俄比亚地处东北非,资源丰富,海运方便,战略地位重要。意大利已在其邻近的厄立特里亚建立殖民统治,并意图将其扩大到埃塞俄比亚。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人民在国王孟尼利克的号召下,团结抗战,在1896年阿杜瓦战役中,打败意大利,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并赔款一千万里拉。阿杜瓦战役的胜利为孟尼利克赢得了国内和国际的威望;战后他利用这一良好氛围进行现代化改革。欧洲大受震动,意大利政府倒台。和约签订后几个月,法国和英国与埃塞俄比亚签订友好条约。埃塞俄比亚所取得的军事胜利和民族自豪感成为非洲抵抗殖民统治的典范,一些学者称其为“非洲人格”。1923年,埃塞俄比亚加入国联。

——摘编自萨义德·A·阿德朱莫比著董小川译《埃塞俄比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埃塞俄比亚战胜意大利侵略军的意义。
2021-03-20更新 | 4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上·湖南·阶段练习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以印度国大党党员为代表的部分爱国知识分子对英属殖民政府推行的教育西化状况深感担忧,认为当时的大学教育没有让印度青年人产生爱国情绪和民族自豪感。他们开始组织教育思想大讨论,在青年学生中开展思想启蒙。部分进步教师和学生在浦纳创建了旨在对印度青年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的组织——德干教育社。时任加尔各答大学校长的班纳吉、诗人泰戈尔等积极参加或支持德干教育社的活动。1892年,班纳吉校长发表演讲,声称“一个完整的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教育学范式时代”即将来临,应该“加快在大学中引进母语教学”。19世纪末兴起的印度民族教育运动是在英属印度殖民地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印度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施晓光《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印度民族教育运动及影响》

材料二   鉴于荷兰殖民政府加紧对印尼的文化侵略,幻想“在物质上的吞并之后进行精神上的吞并”,部分逐渐从无知的黑暗中猛醒的印尼人,立志为挣脱殖民枷锁而奋斗。1900~1908年,卡尔蒂尼首倡民族教育后,印尼早期知识分子中的一批有识之士,或鼓励青年勤奋求知,或帮助励志求学的平民青年筹募资金,在印尼民族教育史上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此外,兴办民族教育机构的还有伊斯兰教民族主义者、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和印尼共产党人等。印尼共产党自诞生伊始,就以学校为阵地、开展民族教育,广泛招收学生,组织学生投入群众性的反殖斗争。这些民族教育运动增强了印尼各岛、各地、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使青年人逐渐培养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奠定了印尼近代民族教育体系的基础。

——摘编自李明欢《略论1900—1942年印尼的民族教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印度民族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近代印度相比,20世纪上半叶印尼民族教育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尼民族教育发展的意义。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