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3 道试题
1 . 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认为,俄国无产阶级尚无能力管理国家,便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达成协议,将政权交给临时政府,自己则处于次要地位。这表明(     
A.俄国无产阶级已达成革命目标B.社会主义革命阶级基础完全形成
C.工人们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苏维埃领导人错误判断革命形势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6年,苏联农业总产值达到1913年水平的118%,其中种植业产值为114%,畜牧业产值为127%。但从1928年开始,苏联国内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到19294月,收购到的粮食比上年同期还要少,连莫斯科的面包供应都出现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决心加速农村的集体化运动,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以便把粮食牢牢地控制在国家手里。“一五”计划结束时,有60%以上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的播种面积占全国播种面积的70%以上;在主要产粮区,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比例为80%—90%。1933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摘编自陆南泉《苏联经济发展史简论与启示:从斯大林时期到赫鲁晓夫时期》

材料二   1952年,民主德国工业部门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工业优势明显,呈现出典型的工业社会产业结构特征。同年,民主德国借鉴苏联模式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在这一过程中,国家通过大量的财政拨款为合作社提供更多的税费优惠政策、向合作社派送专业技术人员、补贴合作社社员收入,吸引农民主动自愿加入合作社。与此同时,国家还通过动员、教育、说服、许诺等方式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在农产品收购制度方面,政府采用了双重价格体系,国家规定农户每年以交售价格向国家出售一定额度的农产品,超出交售额度的农产品既可以以收购价格出售给国家,也可以相对自由地在市场上出售。而且,在集体化期间一直保留了较高比例私有成分,甚至直到实现全盘集体化的前一年,私营比例依然超过一半以上。至1960年底,民主德国农业基本实现了全盘集体化。

——摘编自曾哲《民主德国农业集体化的特点及启示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民主德国两国农业集体化特点的异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俄国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开始大规模向现代国家转变,到20世纪初俄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但是在整体经济中,工业的比重较小,俄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而且农业中保留着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政治上仍然实行沙皇专制统治。该材料最能表明(     
A.俄国的社会矛盾极为复杂B.俄国落后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C.俄国的现代化发展不平衡D.俄国必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2024-02-24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四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苏联“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建于1930—1933年,只花了二十个月的时间,提前四个月完工。全长227公里,内有37公里人工水道,有5座堤坝和19道船闸,使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至阿尔汉格尔斯克的航程缩短4000公里。“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建设的历史背景是苏联(     
A.工业化战略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C.农业集体化已经宣告完成D.新经济体制的建立
5 . 十月革命后,列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贸易自由就是倒退到资本主义”的观点,而1921年后,列宁逐渐认为“不必害怕资本主义的某些滋长”,“我们的任务就是经商做买卖”。列宁对商业贸易态度的变化得益于(     
A.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功实施
C.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D.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迅速推进
2023-08-29更新 | 42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卓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下图是形容苏联某一时期的人物形象之一,此人物形象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遭受重创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危机
C.新经济政策隐含了重大危机D.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化
2023-07-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所示为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几项重要产品的指标完成情况。这反映出此时苏联(       

时间


产品项目

1913年

1928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方案

第一个五年计划最佳方案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追加数

实际完成数(1932年)

煤(万吨)

2910

3550

6800

7500

6440

石油(万吨)

920920

1160

1900

2200

2140

生铁(万吨)

420420

338

800

1000

1700

616

钢(万吨)

420420

430

830

1040

592

汽车(万辆)

0.07

10

20

2.39

拖拉机(万台)

0.13

5.5

17

4.89

铁路(万公里)

5.85

7.69

8.8

9

8.18

棉织品(亿米)

25.82

26.78

57

62

26.94

A.“一五”计划符合经济规律B.提前完成了工业化目标
C.民众建设国家的热情不高D.国民经济比例逐步失调
2023-07-1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21年,俄国饥荒迅速席卷而来,这场饥荒引起坦波夫省农民叛乱。据镇压叛乱的图切哈夫斯基将军说,叛乱的主要原因是“对余粮征集制的不满以及在地方上拙笨地、甚至是极为残酷地执行余粮征集”。据此可知,当时苏俄(       
A.积极应对国内外敌对势力B.国家与农民关系亟待调整
C.社会主义革命已提上日程D.市场经济受到进一步排斥
2023-07-1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A.个人崇拜现象的出现B.1936年宪法的制定
C.完成农业集体化D.完成五年计划
2023-07-1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北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曾禁止任何私人买卖粮食,全部粮食都必须按照固定价格交售给国家,后随着形势的发展,调整为允许广大农民在缴纳粮食税后,可以将额外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拿到市场进行交换。这一调整(       
A.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B.损害了工人的利益
C.保障了国内战争最终胜利D.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