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的崛起,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宪章运动。列宁称其为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面对英国工人斗争高涨的局面,英国资产阶级到欧洲大陆去招募外国工人,以此破坏工人的罢工斗争。严酷现实教育了英国无产阶级,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各国无产阶级利益是致的。马克思对宪章运动左翼领袖哈尼、琼斯等给予很多热情帮助,并通过他们去影响群众。英国宪章运动左派领袖和工联领袖们还先后在伦敦发起“国际委员会”“国际协会”等国际性工人组织,促进了各国工人阶级之间的来往和交流。1863年,波兰民族起义爆发后,英国工人阶级专门成立了波兰独立全国同盟,多次集会、游行,支援波兰人民的解放斗争。

——摘编自符文洋《英国工人运动与第一国际》

材料二 工人运动的中心从西欧转移到俄国还在19世纪末就已经很明显了,这一时期,俄国成为欧洲革命者政治避难以及革命思想传播的场所。列宁在1903年建立了集中统一,组织严密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19173月,俄国工人阶级同劳动农民结成联盟,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八个月后,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从这时起,布尔什维克党成为伟大的国际力量。俄国劳动者在其领导下,向全世界无产阶级作出了应该如何推翻资产阶级和建立新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范例。

——摘编自西多洛夫《略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俄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人阶级对国际工人运动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工人运动中心转移到俄国的原因。
2 . 苏联在二战初期,通过铁路从受到侵略威胁的地区大约转移了150万车皮或3万列车的疏散物资;从西部地区转移了510万头羊、20万头猪和80万匹马,以及许多农业机械、谷物和粮食。仅在1941年6~9月就向东部转移了203家企业。这反映出苏联
A.对国民经济进行市场调节B.迅速实现国家经济工业化
C.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
2021-07-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十月革命前,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建立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和消灭商品货币关系,但是革命成功后自己内部发生叛乱时说我们应该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恢复商品货币,把矿山租让给外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列宁认识的转变
A.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
C.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衡D.加速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4 . 苏俄(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关于这一探索过程,下列选项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政策特征
由于特定环境因素诱致,在体制和政策上凝结了列宁对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历史定位超前的一面。
它“重蹈俄国历史传统的老路”,打着保卫社会主义的旗号,极大地照搬并强化俄国历史上的“成功经验”。
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历史过程,在计划与市场这一表层矛盾的背后是旧的意识形态和新的历史实践的冲突。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模式”新经济政策
C.“苏联模式”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模式”
5 . 列宁在一次报告中指出:“如果政府的行为是明智的,如果它的措施合乎贫苦农民的需要,难道农民群众还会闹风潮吗?然而政府所采取……一切措施,都是反农民的,逼他们不得不举行起义。”“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是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C.固定粮食税的征收D.义务交售制的废除
6 . 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俄
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B.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
C.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D.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
2021-06-13更新 | 11785次组卷 | 92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7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在一段时间内,苏联(俄)城市里出现了利用政府给予的政策,通过市场发家致富的商人和企业主,在农村,一些善于经营的勤奋的中农,甚至贫农,也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和优惠,变得富裕起来。此时的政策
A.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B.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C.基本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目标D.为卫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8 . 美国人哈默在1921年到苏俄开始从事贸易和矿物开发,从1921年2月到1922年5月,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经列宁亲笔写给有关人员支持哈默的指示、信件、便条就有20余件。列宁此举意在
A.加快苏联的工业化建设进程
B.鼓励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推动苏俄对外贸易走向繁荣
D.扭转苏俄经济上的被动局面
2021-05-26更新 | 442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9 .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接受德国苛刻的条件,立即签订条约,退出“一战”。在遭到党内多数人的反对和签约谈判一度破裂的危急关头,他最终说服了党内同志,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交出了次要的利益而保存了根本的利益”。列宁这一举措
A.使苏俄政权避免了被扼杀危险
B.解决了俄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C.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D.实现了俄国社会的伟大变革
2021-05-21更新 | 815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二)历史试题
10 . 列宁指出:“如果我们不善于实行租让政策,那就根本谈不上采取重大的、实际的措施来改善我们的经济状况”“可是不借助于外国资本,我们就做不到这一点”“工人生活状况没有改善之前,劳动生产率是不会提高的”。列宁意在
A.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B.放弃向社会主义过渡
C.推动工业建设全面展开D.确保公有制经济发展
2021-05-13更新 | 28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