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6 道试题
1 . 社会主义运动

材料一   恩格斯在致奥伯尼克的一封信中写道:“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材料二   在资本主义时代,革命运动的中心与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及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有关。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指出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随着自发的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结合的程度日渐提高,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立就是这一过程的自然结果。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其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19173月,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八个月后,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俄国劳动者及其领导,向全世界无产阶级作出了应该如何推翻资产阶级和建立新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范例,并深刻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阅读材料一、二,围绕“理论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论题,运用20世纪初期俄国和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相关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3-08-2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戈洛温在苏俄内战中帮助组织红军。然而到了1930年,戈洛温告诫大家“在自己的农庄,我们辛苦是为自己;在集体农庄,我们将再次成为农奴”。同年8月2日,戈洛温在家被逮捕,几星期后他所在村的农民被迫出席村庄会议,废除自己的家庭农庄,以建立集体农庄。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民众受到西方势力诱骗B.农业集体化违背农民意愿
C.计划经济体制难以为继D.农奴制残余尚未完全肃清
3 . 下表所示是有关苏联(苏俄)20世纪20年代部分年份的工业生产情况(单位:百万卢布)。

1921年

1926年

1927年

全部工业生产

2004

11083

12664

重工业

898

4998

5720

轻工业

1106

6085

6944

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A.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B.改革重点转向农业
C.工业内部结构失衡加剧D.社会需求发生变化
2023-08-0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从1928年起,苏联的经济建设采取制定“五年计划”的做法,每个五年计划都有明确的任务,最初的重点是改造经济结构,后来制定经济发展的指标,以及实现这些指标的各项措施。此后,制定“五年计划”的做法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沿用。“五年计划”的做法(     
A.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开展B.摆脱了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
C.是一种准军事制的国民经济体系D.有助于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
5 . 20世纪20年代苏联所生产的飞机和发动机多是进口飞机的复制或改良版。1931年,航空工业占国防工业总投资的比重由1928年的16%上升到41%。1933—1938年,苏联航空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使飞机性能得到了根本性突破,研制出飞行速度超越外国同类机型的新一代高速战机。这说明(     
A.苏联经济领域现浮夸风B.新经济政策利于工业化
C.苏联已经形成完整工业体系D.斯大林模式具有一定优越性
2023-07-15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38—1939年苏联个体农民所拥有的母牛数量由62万头减少到38万头,羊的数量从211万头减少到71万头,母猪的数量由8万头减少到5万头,马的数量由46万头减少到27万头。到1939年,平均每户个体农民所拥有的任意一种牲畜都不足一头。这说明(     
A.苏德战争使苏联农业遭到巨大破坏B.农业机械化程度提升对牲畜的需求减少
C.农业集体化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苏联农业的发展
7 . 据1952年一项调查显示,苏联集体农庄机械化程度如下表。据此可知(     
项目播种联合收割机收割休耕犁耕秋耕棉花种植甜菜种植
机械化率87%70%96%97%98%95%
注:1952年苏联粮食产量与1913年基本持平
A.苏联经济改革迫在眉睫B.集体化助推农业发展
C.技术水平反映发展状况D.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
2023-07-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农民难以忍受余粮征集制的沉重负担,产生了严重不满;大批工人由于饥饿和工厂停工而纷纷从城市逃往乡下,成为“背口袋的人”(搞粮食投机的人)。列宁认识到如不改变政策将失去广大工农群众。在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认识到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只能采取“迂回过渡”的办法。19213月,苏维埃俄国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了新经济政策。

——摘编自石镇平《重新解读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材料二   在列宁心目中,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对过去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错误做法的纠正,是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探索和尝试。从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行粮食税、发展租让制、租借制等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恢复货币和商品交换等看出,无论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还是允许自由贸易、商品货币关系存在,都是列宁在破解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难题取得的重大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毕竟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消灭资本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未来的社会主义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社会,新经济政策允许发展资本主义和商品交换无疑是破天荒的。

——摘编自王进芬《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理论精髓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并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为例,说明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的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上,把无产阶级专政写入了党纲。但有人提出,任何人只要表示承认党纲,就可以自行宣布入党,党员可以不服从党的纪律,不受组织的制约。列宁对此坚决反对,并强调了党的铁的纪律。由此可见,列宁主义(       
A.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思想B.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C.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结合D.标志着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熟
2023-07-02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暑假作业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斯大林曾说:“苏联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由美国帮助或技术援助而建成的,其余三分之一是由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帮助或技术援助建成的。”1929年,在苏联同西方国家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中,将近80%的项目来自美国。苏联和美国可以进行广泛的经济合作,主要是因为(     
A.双方经济上的互补性强B.基于自身国家利益考量
C.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D.合作共赢已经成为共识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