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斯大林给农业集体化描绘的景象是:采用大机器耕种、生产更多的粮食。而实际情况是:到1932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时,机械化水平也不到20%,直至1952年,粮食总产量都低于1913年。这主要反映了苏联(     
A.西方长期封锁包围的严峻形势B.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C.强制性集体化与农民愿望相背离D.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2 . 如图为苏俄(联)某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农业发展情况。该经济政策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D.用收购制取代义务交售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1917年俄国革命的亲历者,他在书中写到:“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起新的制度的框架”。这一观点(     
A.认为巩固工农联盟是当务之急B.意在扩大十月革命的影响
C.否认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D.揭示俄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2023-05-27更新 | 19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2023届高三考前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1年12月,一位苏俄老农民在第九届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谈到,“一个人有两只手,一只为国家干活,一只为自己干活。”同时,他以正在召开会议的剧院为例把农民比喻为墙,工人比喻为房盖,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比喻,强调了农民的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有利于政权巩固B.农业集体化的实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C.新经济政策得到了农民的认可D.苏联模式奠定了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
2023-05-25更新 | 706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1921年,俄共(布)通过决议,规定租让给资本家经营的企业,承租人必须从国外引进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必须从国外招聘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1927~1928年,苏联通过租让方式引进的国外先进的机器设备价值达1700万卢布。这说明当时苏俄(联)(       
A.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B.承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优势
C.努力缓和同西方国家的矛盾D.致力于推动生产方式现代化
6 .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这一变化反映了(     
A.苏联政权正面临着巨大危机B.社会主义改造正在进行
C.社会主义过渡方式出现调整D.市场经济体制重新确立
2023-05-24更新 | 1025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摘编自纪录片《大国嘱起》第九集《风云新途》

材料二   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摘自(美)曼弟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三   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式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如“革命不可能有夺取6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而是“各省农民此起彼落的武装暴动”。

——摘自霍秋白(192712月)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列宁和马克思的主张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国情相结合,创立了什么理论?其指导了什么革命并最终取得胜利?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俄两国分别选择了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二月革命后,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认为俄国目前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布尔什维克党机关刊物《真理报》复刊后第一期上的文章也说革命的“根本任务是实行民主共和制”。这反映出当时俄国(       
A.布尔什维克对革命形势认识不清B.临时政府对苏维埃政权进行了妥协
C.社会矛盾变化影响革命目标确立D.革命形势的发展受到了一战制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18年7月到1921年1月的两年半时间内,苏俄币值的发行量增加25倍以上;而同期国家能够投放市场的商品,以棉布和食糖为例,1920年还不到1913年的7%。这体现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B.指令性计划经济缺陷显现
C.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迫切性D.实行固定粮食税的必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新经济政策时期形成的小农经济,在1926年以后已无法取得粮食产量的大幅增长。而在这个时期,苏联工业建设的加速和城市的发展都需要提供更多农产品。据此可知,苏联当时(     
A.调整农业政策具有合理性B.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C.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D.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