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革命“多国同时发生论”,列宁在1916年提出“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列宁的这一论断
A.是立足于俄国国情的判断B.否定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C.预示了俄国革命即将爆发D.指明俄国革命成功的道路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和谐公社”蓝图


《共产党宣言》封面


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攻占冬宫


请结合上面四幅图片,自拟论题,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史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2022-08-14更新 | 151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宾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经历了3个关键性步骤:一是192712月,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的指示》;二是19294月,全苏第十六次党代会对五年计划草案进行讨论,大会通过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三是19295月,全苏第五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批准第一个五年计划,使之具有法律效力。1929年,苏联利用西方资本家迫切向外输出商品的需求,大量引进外国设备与技术,引进西方专家指导建设。1932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在这期间人民群众以极高的劳动热情从事基础工业建设,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建成为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徐浩然《苏联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材料二   “一五”计划草案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李富春等主持制定的。这个计划草案从1951年开始着手,一面建设,一面编制,经过近4年的补充和修改,最后经19557月第一届金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在苏联政府帮助下,尤其是在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多大幅度地超额完成了。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及文化教育等事业得到相应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100多年的发展。

——新华网《新中国档案;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制定“一五”计划的不同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一五”计划的相似意义。
2022-08-1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18—1928年,苏俄(联)花费近6亿卢布从国外购买用于发展机器制造业和电气化事业的机器设备;而到1937年,苏联90%的机床设备由本国的机床制造业来满足。这一变化表明(     
A.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国家的工业生产
B.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C.两大阵营的对峙隔断了国家间的技术交流
D.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优越性日益凸显
2022-08-1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我们必须懂得,在大生产彻底胜利和恢复以前,我们面对的是一些为商品流转而生产的小农、小业主、小生产者。而大生产是不可能在旧的基础上恢复起来的,这需要很多年,在这以前,我们还要同这样的一些小生产者打好多年的交道。”列宁的这一番话(     
A.主张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B.旨在利用自由贸易来发展经济
C.是在内忧外患情况下做的决定
D.体现了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生产
2022-08-1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35年,苏联掀起了一场“提高生产定额、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群众运动,炼钢、织布、开火车、收割庄稼都要提高效率,连钉马掌也不例外。甚至芭蕾舞演员单足脚尖旋转也要求从五个增加到十五个。这表明苏联(     
A.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左倾冒进思想
B.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极力消除同时期西方大危机的影响
D.社会主义的建设得益于人民的奋斗精神
7 . 工业化是机器大工业在经济中发展并取得优势地位的过程,由于不同的国情和历史原因造成的不同的工业化道路。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后来向全世界扩展:工业革命首先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变。棉纺织业是实行机械化速度最快的行业,作为英国工业的支柱,其产品需求量最大,基础也最好。英国棉纺织业很早就出现了行业内部的精细分工,很容易转变成机械运动。机械化最早涉及的行业基本上都是这一类行业。纺织工业的许多发明是由未受教育的技工作出的:由于有利的经济环境,他们找到了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的机会。蒸汽机的出现是划时代的大事、瓦特完成了这一技术变革。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材料二   作为苏联早期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主张“必须发展各类工业”,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绝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到了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摘编自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

材料三   1928年苏联工业发展已经超过1913年沙俄帝国的水平,但与同期西方国家的差距过大。围绕推进工业化的任务,苏联政府开始实行“一五”计划,明确工业化战略的核心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足够的国防基础。国家通过一系列国有化法令,集中一切资金和资源,投入到国家最需要的工业部门。“一五”计划还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在苏联的亚洲地区新建工厂与工业城市,从美国和德国引进大量的工业装备、技术和管理方式,建立航空工业、装备制造业等新的工业部门。

——摘编自《世界现代化历程·俄罗斯东欧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哈林和斯大林在工业化建设问题上的不同主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战略的举措并说明当时实施该战略的背景。
2022-07-15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19年,苏俄纺织业因缺少原料而几乎完全停顿,棉纺织业产能仅为一战前的4.7%,亚麻工业的产量为战前的29%。在重工业方面,1919年全部高炉熄火,其他行业所需钢铁均靠存货维持;1920年,有15座高炉投产,产量为沙俄全盛时期的3%。基于此,苏俄(     
A.建立起斯大林模式B.制定工业发展战略
C.实施实物配给制度D.调整经济发展政策
2022-07-14更新 | 22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将俄国皇家瓷器厂收归国有。该厂在1901年烧制的瓷盘正面加绘红色的工厂、举着锤子的工人图案,在瓷盘背面加绘镰刀锤子的标记,原有的尼古拉二世的标记也被保留下来。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上述做法反映苏俄(     
A.输出了革命文化B.政治对现实的妥协
C.打破了外交孤立D.艺术与经济的兼顾
2022-07-14更新 | 5108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十月革命后,俄国无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发生了大变革,列宁的经济思想也在不断摸索中向前发展。列宁不断地根据俄国的基本国情来调整经济政策,同时也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研究十月革命后列宁经济思想的变化对于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柴昭元《十月革命后列宁经济建设思想的变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十月革命后列宁的经济建设思想"自行拟订一个具体论题,并进行论证。(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