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仍然强调“流转就是自由贸易,就是资本主义”5月,在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列宁却说“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这一转变旨在(     
A.保障苏俄前线粮食供应B.加速推进苏联成为工业强国
C.推动粮食商品化的发展D.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
2024-02-24更新 | 226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我们不应忘记这样一个事实,一个落后、农业占主导、文盲占多数、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而濒于崩溃的俄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变成了各领域都实现工业化、文化普及和科技发达的强大国家。”该学者描述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新经济政策的顺利推行B.苏联模式的贯彻落实
C.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D.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军事共产主义把国内有限的粮食以及其他资源用于战争的需要,拯救了苏维埃共和国,但是长期剥夺农民的产品以及暴力的盛行造成了农民和穿军装的农民(士兵)的严重不满,在内战的后期他们纷纷举行暴动反对布尔什维克政权,喀琅施塔得水兵的暴动震撼了全国,造成苏维埃政权的严重政治经济危机。

——摘编自陆南泉等主编《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材料二   “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

——摘编自《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2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推行的经济政策及其存在的问题。
(2)分析材料二中“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的实质。从上述政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024-01-29更新 | 10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10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1年春,列宁指出,“国家资本主义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付给国家资本主义较多的贡赋,不仅不会葬送我们,反而使我们通过最可靠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1922年,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报告中指出,“只靠共产党员的双手来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幼稚的、十分幼稚的想法”。在这一思想调整下苏俄(     
A.找到了解决农业发展落后的路径B.重视发挥市场因素的重要作用
C.引入了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模式D.以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列宁指出:对个人利益的关心,能够提高生产。我们无论如何首先要增加生产,批发商业在经济上把千百万小农联合起来,引起他们经营的兴趣。把他们联系起来,把他们引导到更高的阶段:实现生产中各种形式的联系和联合。为此,苏俄(     
A.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B.把土地从农民所有改成集体所有
C.直接用工业品交换农民的农产品D.采用农民能接受的自由买卖方法
2024-01-09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名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列宁在俄共十一大(1922年)上举过一个形象的例子:“他们中间有些人看见我们在退却,竟很不应该地像小孩子那样大哭起来。”他们“大哭”是因为当时的经济政策(     
A.允许发展资本主义B.承认商品货币关系
C.实施了余粮收集制D.鼓励经营家庭副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斯大林说:“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算做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他认为,优先发展轻工业“就是自杀”,号召创造“布尔什维克的速度”。斯大林这一认识源于(     
A.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下B.苏联维护民族独立的需要
C.苏联原先的工业基础薄弱D.斯大林模式彰显的优越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2年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出版了大量肯定苏联的书籍,如《苏联工人》、《社会主义计划》、《走向苏维埃美国》这主要是基于苏联(     
A.新经济政策的成效B.农业集体化的成就
C.工业化的高速推进D.社会主义模式形成
2023-12-1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针对1928年苏联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认为“出路在于从落后分散的小农户转为有机器供应的、用科学成就武装起来的、能生产最大量商品粮是联合的公共的大农庄。出路在于在农业方面由个体农民经济过渡到集体的公共经济”。这一观点(     
A.开启农业集体化进程B.找到粮食问题解决路径
C.推动新经济政策开展D.预示苏联经济政策走向
2023-11-26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学术联盟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经过一个过渡时期,国家会很快消亡。列宁提出“一国胜利论”,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发达国家共同胜利说,创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路径理论。“一国胜利论”的提出(     
A.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局面
C.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新纪元D.源于洞悉了资本主义发展新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