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某一时期连续三年苏联各类型批发商业所占比重统计表(单位:%),这些数据(     
年份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私人商业
第一年49.932.018.1
第二年52.938.68.5
第三年49.542.67.9
A.反映了过渡时期商业的特点B.预示新经济政策走向终结
C.说明农业集体化已开始实施D.表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2023-12-27更新 | 152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酒泉育英中学等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一轮复习(四)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河北沧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列宁认为:“我们曾计划依靠这种热情直接实现与一般政治任务和军事任务同样伟大的经济任务。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得出这一结论是基于(     
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国家政权基础的改变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凸显D.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2023-12-18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甘肃)-2024年1月“九省联考”
3 . 1928年8月,乌克兰农民在寄给《农民报》的信中说道,中农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少播种的做法,因为少播种就可以进入35%的免税贫农的圈子中。同时,中农普遍认为他们是在替懒汉干活。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阶级斗争影响经济发展B.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的措施
C.农业发展遇到了困难D.指令性的经济模式弊端突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17年2月,布尔什维克仅有党员2.3万人,到4月发展到10万人,10月达到35万人。而在9月的莫斯科杜马选举中,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得票率从7月的70%下降到18%。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彼得格勒和俄国其他工业中心。这一现象表明当时的俄国(     
A.沙皇专制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逐渐丧失政权
C.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具有必然性D.武装起义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列宁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放松了对市场的控制,注重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一探索是(     
A.废除农奴制改革B.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施新经济政策D.实行指令性的计划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所示为俄国画家里斯·库斯托维耶夫于1917年2月创作的一幅海报(局部),用来敦促俄国人为一战出钱出力。当年11月前几乎每张海报都会出现这个士兵形象。这说明(     
   
A.舆论宣传决定一战战争走向B.一战在俄国有一定的民意基础
C.政府重视对民众的思想引导D.一战对俄国经济冲击力较大
2023-09-29更新 | 238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4—1917年,俄国有一千五百万人被强征入伍;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工人们每天被迫工作十个小时以上。物价飞涨,工人实际收入不断下降。截至1917年3月,俄国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于战争,四百万人伤残。

材料二   1917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犹如火山爆发,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历史上称为“二月革命”。

材料三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四月提纲》

材料四   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1)材料一指出俄国参加了什么战争?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材料二中的革命发生后,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这又引发了什么革命?
(3)材料三中的“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简述十月革命后苏俄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消灭私有制的。
2023-09-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指出现在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起来,并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通过了关于尽力开展农业集体化的决议后,布尔什维克开始着手编制旨在改善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来限制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引导农民经济沿社会主义方向前进。1930年12月,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巩固全盘集体化地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同富农斗争的措施》的决议,废除了土地租佃法和劳动雇佣法。

——摘编自朱昭华《试评苏联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材料二   1929年6月15日,美国总统胡佛敦促国会通过《农产品销售法》,拟建联邦农业局,把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者组成全国性合作社,并建立公司以便稳定农产品价格。但1931年,由于世界市场上农产品价格猛跌,维持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努力失败。1933年颁布的《农业调整法》旨在限制农产品的产量,1934年的《班克黑德棉花控制法》和1936年的《土壤保护和作物调配法》是辅助和替代1933年《农业调整法》的单行法规。

——摘编自蔡东丽、谢加书《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一五”计划前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大危机前后美国农业政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美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2023-07-20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年代四部曲”,系统阐述了18—20世纪的西方历史,其书名如下:

《革命的年代:1789—1848》                       《资本的年代:1848—1875》
《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极端的年代:1914—1991》
根据“年代四部曲”所划分的时代,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任选其中一个时代,为该时代确立一个主题,并加以论述。(要求:所确立的主题不得与书名主题重合。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20年代初,尽管连年战争造成的恶果尚未克服,但新经济政策“已经收到成效”,它不仅使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而且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也在不断扩大,工农联盟得到巩固和加强,广大中农群众被吸引过来团结在苏维埃政权周围。据此推断,推行新经济政策(     
A.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B.使国家权力和垄断资本相结合
C.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由之路D.是扩大执政党阶级基础的策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