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材料一 在20世纪30年代,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和安德烈•••纪德曾怀着对当时蒸蒸日上的国家的极大兴趣,到莫斯斯科旅行。
罗曼•••罗兰一方面表示“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和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他们正在为全人类更美好的、最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一方面又认为那里“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必须承认这一切……”。
纪德则写道:“对绝大多数劳动者来说,每日工资为5卢布或更少;而对某些享有特权的人来说则享受更多的优惠。”
——《外交十记》 钱其琛
材料二 罗曼•••罗兰则对苏联人的精神状况表示了担忧:“我确信,他们有时甚至过分低估了其他民族的生命力。即使资本主义的政府和制度是他们的敌人,也不能低估其生存力……青年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的成就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这样的事,就会产生动荡。”
纪德则写道“苏联人对于国外的局势和状况处于惊人的无知之中。他们被弄得深信:外国的一切都远不及苏联好。”
——《外交十记》 钱其琛
回答:
(1)当法国两位作家到达苏联时,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呈现怎样的特征?根据材料,概括两位作家对当时苏联的印象和感觉
(2)材料中罗曼•••罗兰和纪德担忧什么?
材料三 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晚期,位于太平洋两岸的美国和中国相继成为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的国家,其影响力的提高,是以经济的大发展为基础。中美两国经济的发展都是由于在较好地利用外部条件的同时,对内部进行了成功的调整。
回答:
(3)从19世纪晚期以来,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历过哪几次重大调整?各有何作用?
(4)20世纪中晚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生产关系进行过哪几次成功的调整?各起什么作用?
2016-11-18更新 | 4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海南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 . 苏俄实行了余粮收集制后,粮食征购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这
A.体现苏俄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B.有力地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C.体现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D.体现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2016-11-18更新 | 3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海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3 . 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
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
4 . “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该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2016-09-14更新 | 374次组卷 | 34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从1928年起,苏联政府广泛推行农产品的预购合同制,向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采购粮食。下表是1928至1931年苏联粮食总产量和国家采购粮食数量的统计。
1928年1929年1930年1931年
粮食总产量(百万公担)773.2717.4835.4694.8
国家采购量(百万公担)107.9160.8221.4228.3

这表明
A.政府禁止农民自由买卖粮食
B.农业为工业化建设提供资金
C.新经济政策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D.政府大量采购粮食提高农民收入
6 . 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9201921192119221922192319231924
平均税款(卢布)10.306.113.983.06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