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所示为1927~1937年苏联农业集体化进程的数据统计。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的苏联(       
年份集体农庄数目(万个)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数(万户)占农户总数(%)占播种面积(%)
19271.4819.470.8——
19283.3341.671.72.3
19295.701003.94.9
19308.5960023.633.6
193121.11130052.767.8
193221.11149061.577.7
193322.45152063.081.3
193724.37185093.099.1
A.农村向社会主义过渡B.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C.“苏联”模式得以确立D.公有制优越性凸显
2 . 据西方学者统计,1913年俄国粮食产量为8600万吨,1953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250万吨,据此得出“苏联计划经济导致农业落后”的结论。另据学者查证,1909—1913年粮食年均产量为7250万吨,1951—1955年年均为8850万吨。据此可知(     
A.政权更迭引起产量变化B.计划经济利于农业持续发展
C.意识形态影响研究结论D.管理体制导致苏联农业落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图为1929-1932年苏联谷物出口情况统计(万吨)。据此判断,苏联
A.农产品市场因世界经济危机扩大
B.生产关系变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经济建设受到国际政治局势影响
D.农业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需要
2022-06-01更新 | 655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分析数据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表是1917至1932年苏俄(联)经济数据表

1917年1920年1932年
工业总产值(亿卢布)10314.1368
煤(十万吨)29087644
原油(万吨)9103902140
钢(万吨)42219592.7
棉织品(亿米)25.31.226.94
粮食(百万吨)144.452.5111.6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社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1917至1932年苏俄(联)经济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苏俄(联)社会主义的探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