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帝国主义时代,东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是帝国主义的后方。十月革命后,列宁多次强调,能够把新生的苏维埃俄国从困难中拯救出来的是全欧洲的革命。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后,便拟定了在欧洲加速社会主义革命到来的“直接战略进攻”,匈牙利、德国等欧洲国家掀起了无产阶级革命风潮,但很快陷入低谷。就在此时,亚洲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开始高涨。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国际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东方。

——摘编自黎世红《共产国际东方战略与中国北方大革命运动》

材料二   19193月共产国际成立后,就派人到各国访贤,做工作。中国有五四运动的基础,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下,很快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斯大林的理论分析和形势估计的影响下,192711月党中央扩大会议就搞了盲动主义,号召到处暴动。19357~8月,共产国际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当时通过了一个决议,一般不干涉各国党的内部事务。共产国际搞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中国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合。后来战争打起来,对我们党的干涉就很少了。到了1943年,共产国际就解散了。

——根据《周恩来选集》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国际“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东方”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作用。
2024-04-1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遭到了严重的失败,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

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信心大增,表示抗战到底,并建议各友邦成立军事同盟。美、英、中等国相继对日本宣战。同月,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商讨设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泰国、越南等,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1942年1月1日,由中国与英、美、苏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规定:签字国保证运用其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打击共同的敌人;相互合作,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同月,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是指什么?并对其做简要评价。材料二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其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中国战区的背景,并说明中国战区设立的意义。
2022-07-0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文科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

材料二 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国家出产谷物的者份征粮办法》,…征收数量由粮食部根据收成情况规定,原则是富农多征,中衣少征,贫农不征…大工业战前就开始了,1920年11月29日,最高国民经济奏员会决定,将有机械动力,工人在5人以上的,或没有机械动力,工人超过10人的私营金业,全部收归国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

材料三 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

——《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苏俄的工农业政策。
(3)材料三说明苏联(俄)政策出现什么重大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此时苏联(俄)的工业化特点。
2022-08-1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之后,苏俄进入了一个由战争到和平的新时期。1919125日,全俄苏维埃第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关于国际政策问题的决议》。列宁表示,有一种力量胜过任何一个跟我们敌对的政府或阶级的愿望、意志和决定,这种力量就是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迫使它们走上同我们往来的道路,这就是不同制度的国家可能和平共处的经济基础;而这一政策的政治基础,是必须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平等和保证绝对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存的时期,苏维埃国家愿意在合理的条件下给予承租权,作为俄国从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取得技术帮助的一种手段。苏维埃俄国愿意和一切国家发生事务上的往来并进行贸易,发展经济关系。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国际关系史(现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俄出台和平共处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政策对苏俄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1-07-1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时代,货币越来越重要。某个学习小组通过研究性学习,寻找到了一些材料,围绕材料,他们提出了系列问题,请你为他们解答。
主题一:货币积累
材料一:在对土地的掠夺中,大量财富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1757-1812年间,东印度公司从印度搜刮的直接收入达1亿英镑以上。……18世纪60年代,利物浦每年从奴隶贸易中获得的纯利达30万英镑之巨。……据估计,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英国海盗掠夺的赃物价值达1200万英镑。                                                                                                                 

——   高德步等主编《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片面的经济》

⑴ 工业发展需要资金(货币),据材料一、二,分别说明英国和苏联通过哪些方式积累资金?在积累资金方面,苏联与英国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主题二:货币扶持
材料三:(1932年一首流行歌曲《兄弟,你能施舍一角钱吗》唱道)他们过去常说,我在编织一个梦,梦见安宁与繁荣的前途。为什么我得排着长队,为领一份面包苦苦等待?我曾建一条铁路,火车奔驰,让它与时间比赛。我曾建一条铁路,如今它建成啦,兄弟,你能施舍一角钱吗?……            

                           ——戴安娜拉维奇编《美国读本:感动过一个国家的文字》


⑵材料三的歌曲出现的背景是什么?罗斯福采取了哪些对策使工人能获得“一角钱”?
2018-04-0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现代某一时期,苏俄实行实物配给制,食物与商品集中计划配给;所有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实施国有化,小工业企业则实行监督;国家经营所有的外贸活动;对工人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禁止罢工。这一政策出现的背景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政策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7 . 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对此你的看法是
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预言是错误的
B.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的,其结果已经证明
C.俄国十月革命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D.十月革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在批评“左”倾反对派时,一度提出“忽视农业利益、损害农业利益,就不能推进工业”的说法。同时,斯大林也一度赞成布哈林“不搞工农业剪刀差,靠工业自身积累完成工业化”的主张。斯大林的这些主张(     
A.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有益探索B.揭示了苏联工业化成就巨大的原因
C.在实践中促成了国民经济均衡发展D.开创了利用商品和货币的过渡道路
2024-03-14更新 | 278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广南县第十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几项重要产品指标完成情况表

产品项目1913年1928年第一个五年初步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最佳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追加数实际完成数(1932年)
煤(万吨)29103550680075006400
石油(万吨)9201160190022002100
生铁(万吨)42033880010001700616
汽车(万辆)0.0710202.93
拖拉机(万台)0.135.5174.89

材料二   1921-1929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增长性率

国家苏联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
年平增长率24.3%17%9.4%7.1%4.3%%
(1)材料一反映了苏联工业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历史原因是什么?苏联在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其历史特征如何?
(2)根据材料,概括苏联工业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工业发展状况的原因。
(3)苏联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哪些隐患?
(4)从苏联的经济建设出发,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
2024-03-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检测试卷历史试题

10 .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此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回答下列小题

1.几位同学参观历史博物馆时看到如图,正确的解释是(     
A.列宁宣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诞生B.列宁宣布俄国实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
C.列宁向俄国人民指明了革命的道路D.列宁宣布实施新经济政策
2.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3.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4.下列一组苏联时期宣传画,按时间先后排序应该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④③D.③①④②
2024-03-1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