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1936年,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受苏联作家协会之邀进行访问,后来发表了《访苏归来》随笔集。在书中描述,一些地方的商场,普通百姓排起长队,耐心地等待,尽管量少质差,也都高高兴兴,显得很快活,很幸福。由此可知,此描述作为一种史料
A.属于文学性描述已脱离历史语境
B.属于个人评价不具有史料价值
C.证明西方世界对苏联的恶意丑化
D.真实的苏联人民生活状况
2019-03-28更新 | 22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面对帝国主义的无情侵略和劳动人民的痛苦挣扎,列宁深入分析和思考了帝国主义背景下战争爆发的根源……经过三年战争,沙皇统治逐渐崩溃解体,广大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如何带领俄国广大人民群众走向和平,已成为列宁首要思考的问题。列宁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只有退出战争才能取得喘息的机会,才能专注自身发展。他指出,资本主义的和平是暂时的、虚假的,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持久和平。列宁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的贪婪本性,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只会愈演愈烈。因此,作为夹缝中求生存的苏维埃俄国要善于利用这些斗争,获得自身生存发展机会。列宁顺势而为推行租让制,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等大力发展生产力。经过三年的恢复和发展,苏俄与其他国家之间已形成共存局面。列宁科学地判断出苏俄与帝国主义国家形成了某种“均势”,帝国主义国家虽然仇视苏俄,却不能消灭它。

——艾丛潞《列宁和平思想及其重要价值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和平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列宁关于和平问题的基本认识,并指出这些认识的历史作用。
2024-01-0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苏俄国家瓷器厂于1921年绘制的“俄国革命瓷盘”,用于纪念俄国十月革命。瓷盘正面绘有红色工厂和手拿锤子的工人图案,但是瓷盘背面同时绘有沙皇尼古拉二世标志与苏俄的镰刀锤子标志。因为保有尼古拉二世标志能让瓷盘在国外卖出更高价格,缓和外汇紧张的情势。由此可知,新生苏维埃政权(     

   

A.采取新经济政策并取得初步成果B.在帝国历史与现实政治之间妥协
C.注重提高艺术品的意识形态价值D.经济实力增强但外汇储备量不足
2023-05-29更新 | 674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