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期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为解决这一困境,苏俄(联)
A.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C.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D.实行了国家工业化
3 . 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走过相似的道路,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C=G,那么,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A=EB.B=HC.B=FD.D=H
2019-01-06更新 | 1092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淮滨高中 2016-2017学年下高二期末考前模拟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列宁全集》(第42卷)

材料二罗斯福大胆地采取了一些促使经济通货膨胀的措施,缓解由大萧条引起的饥饿状况。他的解决经济灾难的建议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这个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项目被称为“新政”。它的基本前提:即政府干预经济来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开始了社会改革立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大萧条后仍持续很久。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三世界各国在谋求发展的道路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经验,无论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其他社会制度,都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研究证明,一个国家的改革和发展模式必须依据本国的国情自主地探索和选择,任何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和书本上的教条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新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发展模式与自主选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5 .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关于该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①农业生产规模小导致粮食产量下滑
②为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化提供了资金
③粮食减产促使政府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业上来
④挫伤农民积极性,导致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21年,面对党内对经济政策的质疑,列宁解释道:“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当时的“退一步,进两步”是指
A.允许中小企业私人经营,引进外资
B.恢复市场和贸易,建立市场经济
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向社会主义过渡
D.实行农业集体化,为工业提供基础
7 . 1923年蒋介石在参观彼得格勒时,就觉得这个城市“精神颓唐,士气消沉”。同时他也注意到国有化造成集权过度,工厂缺乏有能力的管理者。但他总体还是觉得“苏维埃政府……已有相当基础”。材料表明当时苏联
A.政治经济危机尚未被解决B.受西方封锁,人民生活困难
C.新经济政策作用逐渐显现D.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较严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丘吉尔在谈及对斯大林的评价时说:“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弹的强国。”这主要反映出
A.苏联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基础
B.英国意欲学习苏联的工业化模式
C.西方对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态度宽容
D.斯大林模式在某些方面仍有可取之处
2018-04-16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苏俄的一份文件中写道:“余粮的自由必须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这一政策的贯彻
A.是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
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面恢复发展
C.适应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新形势的需要
D.推动了俄国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开展
10 . 为了吸取苏联经济建设中的教训,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可见“教训”是
A.重视积累,忽视消费
B.忽视民主与法制
C.生产过剩,市场狭小
D.片面发展重工业
2018-02-08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