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1)为什么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西方人士则认为“是痛击我们的”?

材料二1933年3月9日,国会颁布《银行紧急法令》《存款保险法》;1933年6月16日,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1935年7月5日,政府颁布了《全国劳资关系法》;1938年2月16日颁布《农业调整法》;1935年8月14日,罗斯福总统签署了国会的《社会保障法》;1933年5月18日,颁布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

——《世界近现代史参考资料》

(2)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是怎样“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的发展轨道”的?

材料三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3)据材料三,罗斯福新政前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的任务》
材料二   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论新经济政策》
材料三 列宁说:“改造小农……是需要经过几代人的事情。只有有了物质基础,只有有了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只有大规模地实行电气化……才能根本地和非常迅速地改造小农。”
—一《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经济政策”的含义,说明1920年底苏俄实行该政策的目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及其直接目的。
(3)材料三说明列宁认为改造小农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列宁对小农问题的认识说明了什么?
2016-11-18更新 | 6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3 . 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美国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③只看到政策引起直接的、表面的变化 ④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分析问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
4 . 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
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局的任务》全集33卷
材料二 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杰拉尔德·W·约翰逊在《罗斯福:独裁者还是民主主义者?》一书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也正是他最深切的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他是一位外科医师,资本主义经过他的手术,得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变得比过去更强,并取得新的生命。”
——舍伍德著:《罗斯福与霍普金斯》,P 113~114
材料三 他说:“我们要做的就是最终实现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他承诺,政府将在未来数周内公布新的刺激经济增长方案。

——中国财经信息网 2009-4-11 07:59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苏俄和美国分别遇到怎样的困难?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针对困难,两国分别采取什么政策?根本出发点有何不同?
(3)据你对当今世界的知识,分析材料三图中人物为应对危机突出采用了什么手段?你对此有何评价?
2016-11-18更新 | 9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河北石家庄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6 . 《苏联史》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这一体制
①与实施初期的苏联国情基本适应②是苏联实现工业化国家的重要条件
③奠定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④其弊端是造成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⑧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 . “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该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2016-09-14更新 | 374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从1928年起,苏联政府广泛推行农产品的预购合同制,向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采购粮食。下表是1928至1931年苏联粮食总产量和国家采购粮食数量的统计。
1928年1929年1930年1931年
粮食总产量(百万公担)773.2717.4835.4694.8
国家采购量(百万公担)107.9160.8221.4228.3

这表明
A.政府禁止农民自由买卖粮食
B.农业为工业化建设提供资金
C.新经济政策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D.政府大量采购粮食提高农民收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