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瓷盘图像绘制于1921年,盘上描绘了工人阶级站在生机勃勃、高效运转的工厂前方景象。此时的俄国在列宁领导下
A.进行国内战争
B.农业推行余粮收集制
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实施“新经济政策”
2018-03-1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苏联
A.国力薄弱物资匮乏
B.苏联农民环保意识非常强
C.个人崇拜相当严重
D.斯大林模式导致经济失调
3 . (2017年海南卷)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
A.二月革命时期
B.国内战争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德军入侵时期
2017-08-04更新 | 2124次组卷 | 25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历史试题
4 . 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2017-08-04更新 | 6111次组卷 | 149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历史试题

5 . 材料一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们工作。……这个任务通过政府直接征募人员可以得到部分完成,就像我们应付战时紧急状态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工程,以促进和改革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罗斯福1933年总统就职演说

(1)依据材料一回答,罗斯福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罗斯福就职总统后实行了“新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把市场,实际上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一个重大的突破”源于苏俄实行了什么政策?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政策的特点。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的观点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

2017-07-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历史(文)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它既是旧的生产平衡破坏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解决原有冲突的力量,为生产力的新发展扫清道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的美国历史,指出维系“旧的生产平衡”的经济政策和“解决原有冲突”的经济模式。
材料二 据苏俄中央统计局统计,1918—1919年度在26个省运达的粮食总量中有56%是粮食投机小贩运来的。城市居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以10倍的高价从黑市上购买食品和日用品。经济状况的极端恶化,使人民的生活陷入空前的困苦中。
(2)根据材料二,归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这些问题苏俄政府在农业和商业上的对策。
材料三   20世纪20~30年代,社会主义苏联在短短十几年里,成功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走完了西方几乎花二百年才走完的路程。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利弊。
材料四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都是对原有经济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的?
2016-12-13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静海一中等四校高一下期末联考历史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也是工业革命及其后果表现最典型的国家。
(1)依据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中生产方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的政治前提
材料二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代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比重
1871~1894
53
4697
9.6
19
16196
33.1
103
28000
57.3
1895~1913
463
90801
41
86
28469
13
136
103153
46

(2)根据材料二,说明1895~1913年哪类企业的发展居于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主导地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居于主导的原因。
材料三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其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的背景。并概括材料三中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材料四 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
(4)依据材料四,概括新中国“一五计划”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的积极意义。
2016-12-13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静海一中等四校高一下期末联考历史卷
9 . Nepman “耐泼曼”是20世纪初期出现在俄罗斯的一个新名词,它指“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的农民和新商人。”那么这一名词的出现由于
A.国家工业化的推行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推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