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5 道试题
1 .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忽视民主与法制
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2 . 斯大林模式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
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
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
3 . 阿诺德·汤因比曾这样说过:“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他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经济危机破坏严重B.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殖民体系开始瓦解D.“冷战”局面开始形成
4 .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5 . 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如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其中说法错误的有几处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形势非常不利
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
A.1处B.2处C.3处D.4处
7 . 1918年苏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真的。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2016-11-27更新 | 43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0年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8 .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个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的苏联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是因为新经济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B.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发展经济,这让许多革命者感到感到无法理解
C.西方人士认为,俄国这一招是痛击他们的,因为新经济政策采用了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
D.新经济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让西方国家感到恐惧
9 .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1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是因为
A.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B.国家无代价征收余粮
C.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D.农民可以自行处置余粮
10 .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共同点是(  )
A.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都从当时实际国情出发
C.都为粉碎帝国主义进攻创造了物质条件
D.都体现了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