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1921年2月28日,喀琅施塔得水兵发动“叛乱”,要求建立“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为了应对这一危机,苏俄(     
A.实行新经济政策巩固工农联盟
B.集中财力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推行工业化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D.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2 . 1923年1月,列宁撰文指出:“在我国,人们还轻视合作社,还不了解:第一,在原则方面(生产资料所有权在国家手中);第二,在采用尽可能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过渡到新制度方面,这种合作社有多么重大的意义。”此时,列宁旨在说明(     
A.农业集体化的先进性B.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性
C.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D.农民土地愿望的迫切性
2023-12-2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4届高三12月联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8年,列宁强调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面临的任务,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应当在全国借鉴美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科学方法,把这种制度同缩短劳动时间结合起来,同利用新的生产方法和劳动组织方法结合起来。列宁的这一主张(     
A.旨在缓和与美国的外交关系B.加快了工业化建设的进程
C.反映了恢复国民经济的愿望D.体现了新经济政策的设想
4 . 20世纪初,列宁一度认为帝国主义时代的薄弱环节很可能存在于欧洲之外的地方,他从伊朗立宪革命、土耳其革命、中国辛亥革命等的经验中发现“亚洲的觉醒”包含着社会主义革命的潜能。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列宁及其他左翼思想家都未再深入地探讨亚洲革命的可能性问题。这一变化直接缘于(     
A.世界殖民体系瓦解B.一战改写世界格局
C.和平主义思潮泛滥D.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2022-09-2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人批评苏联:“由于其引擎结构设计失当,这部大车在走了一段距离之后,驾驶人员虽然猛深油门,引簟却不但不加快,反面越来越慢,最后再也不能向前走了。”这一评论主要针对苏联
A.改革的局限性B.计划经济的局限性
C.工农业比例失调D.体制的弊端
6 . 斯大林一再强调,苏联不能走“通常的”工业化道路,他依靠农民“贡税”来积累资金。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1/3以上。由此可知斯大林所指的工业化道路是(       
A.让工业反哺农业B.实行计划管理体制C.优先发展重工业D.利用商品价值规律
7 . 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俄
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B.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
C.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D.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
2021-06-13更新 | 11603次组卷 | 9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如表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时期取得的部分成就列表,由此可知当时苏联
领域成就
自然科学瓦维洛夫的作物种类演化理论
物理学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火箭理论
物理学库尔恰托夫设计制造欧洲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社会科学整理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列宁全集》
文学出现了高尔基、托尔斯泰、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
A.制度优势的凸显B.初具争霸世界基础
C.各领域均衡发展D.工业化的成就巨大
9 . 某苏联学者曾针对苏联的体制指出:“所有这些变形的‘兵营式共产主义’的特点,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为之奋斗的自治社会主义和社会解放的理想是格格不入的。”这表明他(   )
A.充分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充分肯定了新经济政策
C.批判了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批判了斯大林模式
10 . 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B.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C.该政策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D.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
2020-06-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