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苏联1925—1927年和“一五”计划期间(1928—1932年)农业、畜牧业发展情况。这反映出苏联(     

农业畜牧业
粮食产量(年均万吨)马(年均万匹)羊(年均万只)猪(年均万头)
1925—1927年75273210107002200
“一五”计划期间736017303730990
A.农业落后制约工业发展B.国民经济建设停滞不前
C.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僵化D.经济建设政策亟须调整
2024-05-27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土地劳动使用法》,首次明确规定准许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和劳动农户中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这一做法的出台旨在(     
A.集中全力赢取国内战争B.促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
C.推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适应农业集体化的需要
2024-05-2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新高考考前提分演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如表为《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这最能表明的是(     
项目年份1913192819321937
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总产值5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1
555432
A.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了产业结构失衡B.农业集体化为苏联工业化付出了代价
C.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具有制度性优势D.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速度呈下降趋势
2024-05-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二)历史试题
4 . 1925年,斯大林在与托洛茨基等人斗争时,为了证明自己是列宁的继承人,曾以新经济政策的捍卫者形象出现,但在其思想深处,更倾向于用类似“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进行他所理解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使斯大林给苏联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B.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建立了世界第二位的工业化强国D.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
2024-05-2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如表为1937、1940、1950与1953年苏联集体农庄数量与播种面积、谷物生产状况统计表。这表明(     
时间集体农庄数量(万)公有播种总面积(万公顷)谷物生产(万吨)
1937年24.35116009370
1940年23.69117709100
1950年12.37121009010
1953年9.33132009560
A.苏联的农业机械化日益推广B.农业为工业化做出了牺牲
C.显现了苏联走向解体的危机D.苏联农业集体化出现问题
2024-05-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认为,虽然俄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在组织像样的国家资本主义方面,在文明程度方面,在从物质和生产上“实施社会主义的准备程度方面,却比西欧最落后的国家还要落后”。为此,列宁(     
A.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成果B.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C.反思社会主义制度的弊端D.谋划实现国家业化的方针
2024-05-2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二)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21年底,著名作家布尔加科夫因披着沙俄时代流行的羊皮短袄行走在莫斯科的大街上,被人指点为“不合时宜”。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回忆同一时期自己经常遭遇到的白眼:“噢,瞧,臭资产阶级,还戴着帽子呢!”对此类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工农联盟成为新政权的政治基础B.旧知识分子与苏维埃政府互不信任
C.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D.文学家通过衣着装扮表达政治立场
2024-05-2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五)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21年3月,苏俄与英国在伦敦正式签署贸易协定,这是苏俄同资本主义国家签署的首个贸易协定。此后,苏俄相继与德国、意大利等13个国家恢复和建立了经贸关系。与此同时,列宁反复强调“国家垄断对外贸易”的重要性。这些举措(       
A.使国民经济得到基本恢复B.粉碎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C.兼顾了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
2024-05-21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十月革命后,苏俄(联)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

材料一   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列宁全集》

材料二   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够重视现代经济的关键部门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强攻”“围攻”所对应的政策,并分析其政策转变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普京认为造成苏联式经济后果的理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苏联经济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2024-05-1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从1927年到1933年,苏联高等教育招生(往往是技术学院)增加了3倍,其中工人阶级家庭出生的学生人数从总数1/4增加到了1/2。日后苏联领导人中,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都曾在这一时期受到过各种高等技术培训。可见,苏联的举措旨在(     
A.消除计划经济的弊端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继续践行新经济政策D.发挥战时共产主义的优势
2024-05-1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NT20)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大比拼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