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情景:冬妮娅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后来,他们一起参加了义务劳动。这一情景出现在苏俄(联)(       
A.新经济政策时期B.国内战争期间C.工业化建设时期D.卫国战争时期
2 . 苏联“一五”时期供应工人的计划储备食品按商业价格免卡零售。下表是食品凭卡和免卡每公斤售价对比情况。苏联这一举措(       

食品

面粉

植物油

凭卡价格

27戈比

1卢布26戈比

92戈比

免卡价格

2卢布

8卢布

2卢布

A.有利于增加工业建设资金积累B.推动了农业和轻工业的迅速发展
C.反映了产业发展重点开始转移D.体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20年,列宁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说道:在改造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同时,我们只能利用旧社会遗留给我们的全部知识、组织和机关,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人力和物力的条件下建设共产主义。这一认识(     
A.推动了经济与政治形势的好转B.丰富了列宁主义的内涵
C.促进了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D.加速了苏联模式的形成
4 . 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从侧面反映(     
A.战时共产党政策已经不适应战后形势B.新经济政策的出台有其必然性
C.苏维埃的共产主义原则缺乏理论支持D.列宁直面社会主义探索的错误
2024-03-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宁乡市实验中学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总结性考试(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月革命后,为“建设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19181月,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了“关于土地社会化”的法令。其中明确规定:“发展农业中的集体经济……减少个体经济,以便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粮食贸易,无论是外贸或内贸,都应由国家垄断”,“土地首先交给为公共利益而不是为谋取个人利益而且愿在土地上劳动的人使用”。对农民平均分配的只是革命前劳动农民实际使用的土地,而没收的地主、教会、官府的土地作为国家的后备土地,并没有在农民中平均分配,农民得到的土地比他们期望的要少得多。国家鼓励的不是个体农民经济,而是给集体经济形式以优先权。

——摘编自左凤荣、沈志华著《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上)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19506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确定了新政策.提出保存富农经济,不动中农土地,限制没收地主财产范围等,以保护中农和分化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阻力,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成为指导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包括老解放区在内,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约7亿亩土地,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3000万吨以上粮食的地租。

——摘编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新政权建立初期,中俄两国土地政策变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俄两国土地政策变革的历史背景。
2024-03-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素质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某国在某次会议中提到“党中央委员会在几次全体会议上已经揭露了农业领导上的严重缺点和错误,并且制定了提高谷物和畜产品产量的大规模的计划。…为了认真改进对农业的领导,必须使我们的干部注意经济问题,注意减少生产中所花费的劳动。”关于此阶段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通过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B.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C.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D.实行余粮收集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17 年 11 月 8 日,苏俄新政权颁布法令,宣布“决心根据上述对一切民族都公正的条件,立即签定和约,终止这场战争”。法令的颁布(     
A.说明苏俄新政权退出了一战B.加速了沙皇专制体制的瓦解
C.体现苏俄民众对和平的渴望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2024-02-0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指出:“如要求尽量运用农业资金以从事工业建设,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不仅是与农民在政治上的破裂,而且也是破坏工业本身的原料基地,破坏其国内市场,破坏输出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平衡。”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对工业从农村吸收资金有所限定B.利用商品价值规律进行工业建设
C.确立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重点D.积极调整国民经济严重失衡局面
2024-01-26更新 | 15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28—1934年苏联谷物生产总量和谷物征购量(单位:百万公担)
时间谷物生产总量谷物征购量
1928年733.2107.9
1929年717.4160.8
1931年694.8228.3
1934年676269.6
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B.余粮收集制引起农民的不满
C.大危机影响农业生产D.工业化与农民利益存在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27年苏联开始对劳动英雄实行高标准退休保证金待遇。1928年苏联第一个关于养老金待遇的国家法令规定:男子从60岁、妇女从55岁起享受养老金。1933—1937年期间,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条件进一步改善,对主要工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实行附加优惠待遇。这些措施的实行(       
A.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一定保障
C.保证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D.深受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