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29年,苏联同外国资本家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有70多项,到1931年增加到124项。在接受技术援助时,苏联注意了项目的选择,使技术援助集中到冶金、机器制造、汽车制造、燃料动力、交通运输、农机制造等部门。这(     
A.凸显出计划经济体制特征B.表明苏联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C.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埋下了苏联经济结构失衡的隐患
昨日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性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府的强力控制,几乎必然导致经济的衰退。经济活动主要是靠自由市场来组织的地方,人们才可能普遍地对未来充满信心,经济才可能繁荣发展。强势大政府的兴起非但解决不了市场失灵的问题,而且限制个人自由,窒息了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发动机——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政府占用了本来可供民间使用的资源,压缩了个人发挥的空间;扭曲了民间的激励机制,社会停滞,企业和个人逐渐退化。处在政府保护下的企业丧失创新的动力,将资源用于游说和贿赂政府,以便继续享受排斥竞争的行政保护政策;个人则依赖政府的福利开支,不再努力学习和勤奋工作;几乎人人都能吃到“免费”的大锅饭,但却人人都吃不饱。对消费者的最大威胁是垄断,不论是私人的还是政府的垄断。保护经济和消费者的最有效方法是国内的自由竞争和遍及全世界的自由贸易。

选择一个国家,结合所学近现代史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表明态度,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23-1924年,苏联的自然经济占比迅速下降到0.6%,小商品经济占比扩大到51%,几乎不复存在的私人资本主义占比恢复为8.9%,国家资本主义由无到有占比为0.1%,社会主义经济占比为38.5%。由此可知,此时苏联(     
A.经济建设的国内外环境恶劣B.走上了发展市场经济之路
C.经济发展政策调整成果显著D.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昨日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幻想出种种工人联合体来建设社会主义是一回事;学会实际建设这个社会主义,则是另一回事,我们现在达到的就是这台阶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     
A.大量建立集体农庄B.取得国内战争胜利
C.允许发展多种经济D.优先发展了重工业
昨日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列宁强调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心,更加重视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做斗争,把反对贪污受贿作为政治任务,将蜕化变质的党员清除出党,从1921年8月开始到1922年3月结束,历时七个月,近16万名党员被除名,占党员总数的24.1%。上述举措的背景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内忧外患
B.新经济政策导致国内经济困难
C.局部恢复私有引发执政党困境
D.斯大林模式尚未指导经济建设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24-1928年间,私人企业在苏俄人工业中所占比例不超过5%,但在小工业中达到75%;私人企业在苏俄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为:缝纫工业70%,制鞋工业70%,食品加工业34%,皮革工业27%。私人企业的发展(     
A.降低了工业劳动生产率B.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有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D.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20年11月23日,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关于租让制的法令。苏俄采取“租让制度”,将某些重要资源、森林、矿山甚至工厂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这表明苏俄(     
A.实施五年计划来发展重工业B.通过让渡部分主权吸引外资
C.利用资本主义力量发展经济D.重视发挥市场和货币的作用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中国因经济落后受尽帝国主义列强欺凌,尽快实现工业化是几代中国志士仁人的共识,随着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自然要将工业化置于首位。就当时来看,世界上成功的工业化基本上有三种:一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法、美;二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日;三是苏联。……上述三种工业化道路,与当时中国情况最相近、最可行的是苏联的道路。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与苏联一样,新中国选择了一条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战略。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根本的是中国的重工业基础过于薄弱,这一事实所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被连年的战乱和外敌的入侵不断放大。旧中国工业生产所表现出来的轻型化结构非常明显,1933年在中国的工业资本中,制造生活资料的资本所占比重为92%1946年下降至88%,其中纺织业占35%、食品业占15%。也就是说,在工业部门内部,轻工业始终占据绝对优势,重工业的发展极其缓慢。不仅如此,中国经济还缺乏独立性,20世纪30年代一些重要的经济部门包括钢铁、电力、航运等,都受到了外国资本的干预和控制。

——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近代以来世界上三种工业化模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选择苏联模式的工业化战略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普高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测评(六)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9 . 1918年,列宁提出,在一些大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没有到来之前,经济关系或经济体制的类型“上面实行集中,下面实行农民的自由贸易……是一种独特的国家资本主义”。这一主张(     
A.适应了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B.力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导致苏俄陷入内忧外患困境D.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21年苏维埃政府决定,允许私人经营零售业作为国营商业的补充;1922—1923年,私营贸易额占全国贸易总额的44%,其中全国零售贸易额中私营占75%。这说明当时苏俄(     
A.社会主义过渡方式进行调整B.国营商业企业缺乏竞争力
C.私营商业成为国家经济主体D.政府对商业干预能力减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