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到1921年,俄国可耕地面积仅为战前平均水平的62%,而收成仅是正常水平的37%。马匹数量从1916年的3500万头骤减至1920年的2400万头,耕牛的数量则从5800万头减少到3700万头。这说明(  )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
C.自然灾害导致农业减产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
2024-03-2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如图所示的内容为某一国家社会治理方面的部分措施。据此可以判断(     
·实行货币改革,重建银行和税收制度。
·允许农产品自由买卖,从而承认了市场机制。
·把大工业企业联合成托拉斯和辛迪加,实行经济核算。
·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私人资本在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中的自由发展
A.苏俄政权推行新经济政策B.大萧条时期美国激发民间活力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减少政府干预D.新时期中国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2024-03-1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考试模拟(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1921年2月,苏俄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上一个海军要塞喀琅施塔得发生兵变,这里驻守的1.5万陆海军士兵绝大多数是“穿了军装的农民”,兵变集中反映了农民的不满。为此列宁(  )
A.实行固定的粮食税B.推行农业集体化C.扩大农民的自主权D.实施余粮收集制
2024-03-17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考试模拟(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这一政策的实施(     
①稳定和恢复了苏俄的国民经济             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④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以来,世界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各国根据不同国情,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一支一支产业大军的首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古时期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作好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准备,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过渡阶段。……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现在我们开始勤奋、细心、刻苦地学习实行一种新的转变……

——摘编自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材料三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过的。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摘编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生产的革命”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蒸汽和机器”是指哪些发明?这次革命使社会阶级结构产生了怎样重大变化?
(2)材料二是列宁哪一年写的文章?材料体现了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哪两次探索?分别指出这两次探索在农业方面的措施。
(3)材料三的讲话成为哪一次会议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国20世纪80年代史实阐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如何在实践中破除“本本”主义的。(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列宁在1917年4月指出,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了”,要逐步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 “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列宁这一论断意在(     
A.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B.结束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C.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国家D.武装夺取临时政府政权
7 . 列宁指出“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不高和组织性不强,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应该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级手中。”此后俄国进行了(     
A.农奴制改革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D.农业集体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俄国无产阶级必须建立“巴黎公社式”的政府,实施由工兵代表苏维埃对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等措施。这说明列宁主张(     
A.进行社会主义革命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支持临时政府执政D.革命以城市为中心
2024-01-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射阳中学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俄国革命的亲历者,他对布尔什维克党取得胜利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这一“革命”指(     
A.二月革命B.十月革命C.实行新经济政策D.苏联建立
2023-12-2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规定:“除粮食所有者的田地所必需留的种子以及他们的家庭到下次收获前所必需的口粮以外,一普特粮食也不应该留在他们手中”,国家要“对全部存粮实行最严格的核算和平均主义的分配”。这一政策可能是(       
A.苏联模式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市场经济政策
2023-12-11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卷(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