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2024·广东佛山·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20年底,列宁认为国家已经找到了新的建设道路,这一道路将摆脱许多年的经济破坏所遗留下来的后果和困难,引导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这句话表明列宁(     
A.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模式B.取消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解决了国内政治经济困局
2024-05-15更新 | 39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024·湖北十堰·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23-1924年,苏联的自然经济占比迅速下降到0.6%,小商品经济占比扩大到51%,几乎不复存在的私人资本主义占比恢复为8.9%,国家资本主义由无到有占比为0.1%,社会主义经济占比为38.5%。由此可知,此时苏联(     
A.经济建设的国内外环境恶劣B.走上了发展市场经济之路
C.经济发展政策调整成果显著D.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024-05-14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024·安徽·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据如表可知(     
苏俄(苏联)新经济政策终结原因探究
时间作者论文名称主要观点
1996年薛汉伟等《新经济政策的内在矛盾
和历史命运》
新经济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是不完善的,虽然十分重视市场机制,但在实践中把市场的存在
同小农经济的存在相联系
2004年王世涛等《苏联新经济政策终结的
原因及启示》
斯大林没有把握住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始终以解决革
命问题的模式审视新经济政策
2005年郑异凡《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诠
释及其命运
领导层没有取得共识,理解的层次因人而异,谁
执掌最高权力,谁的主张就得到拥护
A.苏联模式存在严重弊端B.历史认知需要适时加以总结
C.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D.新经济政策违背了客观规律
2024-04-11更新 | 17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024·辽宁葫芦岛·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提出了苏俄当时必须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利用旧社会的文化遗产,借鉴国外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方式,停止剥夺资本并把计算和监督的工作提到首要地位,需要强制的力量同时也需要自下而上的监督,等等。苏俄政府做法与之吻合的是(       
A.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B.实施新经济政策恢复经济
C.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D.开展余粮收集制巩固政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三上·河北张家口·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列宁在谈及新经济政策时说道:“我不想预测依我看究竟要多长时间……我们能估计到5—10年的情况,就谢天谢地了,通常我们连5个星期的情况也估计不准。”还认为,新经济政策不可能一直存在,在其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使命后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 由此推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A.得益于“苏联模式”的推行B.依赖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
C.取决于苏俄社会形势的发展D.佐证了苏俄社会经济的落后性
2024-02-08更新 | 12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023高一下·四川·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为此,实施了(     
A.余粮收集制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2023-09-15更新 | 8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023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列宁认为:农民的“个人主义”对社会主义是否可怕?他们的“自由贸易”是否可怕?不可怕……勤劳的农民是我国经济振兴的“中心人物”。列宁的这一主张(       
A.奠定了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B.丰富了苏俄(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
C.重申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基本内容D.强调了农业在苏俄(联)工业化中的核心地位
2023-09-08更新 | 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2-23高一下·山东济宁·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     
A.调整农民与国家的关系B.允许私营企业的发展
C.集中力量保证战争胜利D.适当地引入外国资本
2023-06-06更新 | 16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1-22高一下·安徽宣城·期末
名校
9 . 1921年之后的三年时间,单是莫斯科一地,电影院的数量从10家增加到了50家。农民有了剩余的粮食,俄罗斯人喝到了自己酿造了伏特加、格瓦斯等传统饮品。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废除农奴制的改革B.十月革命的爆发
C.实施战时共产主义D.推行新经济政策
2022-07-16更新 | 30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1-22高一下·河北保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20年至1921年的苏俄农村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工人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从农村取得粮食,而农民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保卫自己的粮食,于是“红军和工人征粮队员往往被农民打死,而农民也因暴力抗征而遭枪杀”。这表明当时苏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功大于过B.经济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
C.余粮收集制造成了国家分裂D.农村经济十分衰败和凋敝
2022-07-06更新 | 435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