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为实现经济自立和充分就业制定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60年代初又推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这表明当时的日本(       
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力图建成现代“福利国家”D.致力于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2023-12-2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卷(二)历史试题
2 . 如图是冷战时期苏联的一幅讽刺漫画,这幅漫画(     
A.揭示了美国操纵联合国B.体现了联合国遵循全体一致原则
C.反映了两极格局的形成D.寄托了落后国家争取权益的愿望
2023-12-2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3 . 如表是英、美、德三国在1960—1980年国家公共福利支出的GDP占比情况(%)。由此可知,这三个国家(     

1960年1970年1980年
英国10.213.216.4
美国7.310.415.0.
德国18.119.527.7
A.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C.人民革命斗争不断高涨D.社会结构不断产生变化
2023-12-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4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苏联的工业领域中分期分批地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改革企业的利润分配制度。这些举措源自(     
A.斯大林模式B.赫鲁晓夫改革C.勃列日涅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
5 . 苏联外交官特罗扬诺夫斯基认为这场危机“使他们意识到——不是在理论上,而是在实践中——核灭绝是真的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所以,核边缘政策绝对不能考虑”。这场危机是(     
A.第一次柏林危机B.古巴导弹危机C.第二次柏林危机D.朝鲜分裂
6 . 有美国军事评论家表示:“越战失败后,(美国)被迫放弃在巴拿马的重大利益……从巴拿马撤退和降旗,即使只是象征性的,也会被作为美国是纸老虎的新证据。”这一观点反映出(     
A.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B.西方阵营的分化
C.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动D.第三世界的合作
2023-12-20更新 | 2165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接踵而至,精英和民众都见证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时代的到来。无论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还是依托新老强国权势转移的新国际秩序的建立,抑或带有原罪的新兴国家重振昔日国威冲击新秩序,再或萧条式经济大危机的全面影响,每一个事件都镌刻着光明与黑暗的搏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悲惨虽然历历在目,但是被野心冲昏头脑的法西斯者依然发动了一场影响全球的大战。当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终于战胜轴心国的反动力量后,一个不同于以前的国际体系呼之欲出,有着明显的历史进步性。

——摘编自何逸文等《重建与崩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踌躇演进(19191945年)》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随着经济上迅速复苏和政治自信心不断增强,越来越希望掌握自己的命运,开始启动一体化进程。东欧国家则发生了一系列反对苏联控制和干涉的斗争,社会主义阵营逐渐分化,最终瓦解。与此同时,第三世界的崛起,其发端于万隆会议,以不结盟运动为里程碑,以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为其作用的体现。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所发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它们对二战后国际体系的重建所产生的警示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对国际格局演变的影响。
2023-12-2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监测历史试题
8 . 因气候好和肥力充足,1956年苏联垦荒区的粮食产量高达63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1%。赫鲁晓夫因此被授予列宁勋章。据此可知,赫鲁晓夫改革(       
A.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B.协调了农轻重比例
C.打破了苏联模式束缚D.推进了农业的发展
9 .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1950—1973年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从2300万增为2900万;到80年代中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日益减少,从事技术性、信息性等工作的队伍却在不断扩大。导致美国社会从业结构变化主要原因是(       
A.社会运动的推动B.“滞胀”局面的出现
C.新科学技术的发展D.“福利国家”的建立
10 .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评论道,他曾以为欧洲找到了正确的道路——生活方式的超级大国,但现在忽然发现了这一战略的巨大缺陷——欧洲负担不了如此舒适的“退休生活”。该评论(     
A.指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B.看到欧洲推行福利政策阻力重重
C.揭示了高福利政策存在的弊端D.希望欧洲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