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图是1956-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示意图,从中可以得的历史结论是
A.苏联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B.苏联改革加剧了世界局势紧张
C.赫鲁晓夫改革促进国民收入迅速发展D.勃列日涅夫改革推动工业总产值提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1945年,美、英、苏三国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召开会议,缔结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在这一体系下以美、苏两国为代表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既进行了成功的合作,同时又展开了激烈的对抗,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材料二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时序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尔塔体系瓦解的标志,并对雅尔塔体系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历程。
2021-10-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某同学以“冷战局面的形成”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以下是他选取的部分素材,其中不适合这个学习主题的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稿B.杜鲁门在1947年国会的演说稿
C.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D.欧洲联盟的成立
2020-12-2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如图是二战后德国柏林被四国分区占领的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柏林墙倒塌时①区占领国领导人为赫鲁晓夫B.②区占领国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C.③区占领国主导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D.④区占领国在朝鲜战争中发动了“特种战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平均GDP增长速度对比示意图,材料表明
A.苏联经济增长不断减缓B.世界各国工业化有所发展
C.苏联体制弊端日趋显露D.私有化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
2020-02-12更新 | 271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上期第五次质检(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经济发展的道路是通过长时期探索形成的。

材料一1937年美国停止了赤字开支,秋季国内经济危机重新抬头,到年底更厉害。民主党内高谈凯恩斯学说的与日俱增,许多比较年轻的新政派越来越觉得凯恩斯的主张与自己想法相投合。1938年4月,面对逐月加深的衰退,罗斯福重新宣布赤字开支计划,拨款30亿增办公共工程、就几十页、防洪设施和兴建房屋。虽然这种开支还没有达到凯恩斯理论要求的水平,但到6月间,情况已开始好转起来。

—刘绪贻、李存训:《美国通史》

美国1929-1945年真实GDP(以固定价格作为对比衡量)指数与同比增长率示意图

(1)美国学者对经济大危机的结束原因有罗斯福新政和二战两种争论,你如何看待此问题?请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材料二1947年,美国商务部报告显示,当年美国出口总额为145亿美元,占GDP约7%。而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要求这一数字为20%。战时繁荣的美国荣光不再,GDP增长停滞,失业率大幅上升。

(2)依据材料二,说明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美国1973-1999年真实GDP指数与同比增长率示意图

(3)依据材料三,描述本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的情况,说明其原因。

2018-05-20更新 | 18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暑期补课效果检测文科综合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