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的世界,战争与和平交织,大国争夺,风云多变,一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局面,二战前形成了臭名昭著的轴心国同盟,二战后又出现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格局。这些现象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
A.大国结盟威胁世界和平B.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C.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夺D.“冷战”局面的形成
2023-02-0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等级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维也纳体系是继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历史上第二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际体系。该体系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它在欧洲大陆恢复了旧的专制制度,并通过战胜国财产的瓜分不仅满足了列强的领土野心,而且初步建立起一个新的欧洲大陆的均势。第二,它是一个五极均势结构,依靠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实力均衡、共同维持着欧洲的稳定。第三,它开始用“会议外交”的方法,通过上述五大国定行国际会议,对列强各自的利益和矛盾进行协商解决,从而维护大国的利益。

——摘编自《国际关系史上四大体系的演变》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战胜国构建的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个涵盖全球主要大国的多极体系。它呈现的是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欧、美国、日本、苏联等国际行为体为代表的多极结构,并留有欧洲大国均势的痕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美英苏三大国经过一系列重大的国际会议与会晤……史称雅尔塔体系。是大同盟内部相互妥协(或者说“合作”)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历史进步性,也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深深烙印。它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之上,是美英苏三大国出于对各自利益的现实考虑和对战后世界安排的长远打算,在进行了长期的讨价还价之后达成的政治交易。

——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也纳体系的特点并简析其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的主要区别。
2022-11-20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洋浦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中的两幅漫画体现了对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态度。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时代背景B.价值观念C.政治立场D.研究视角
2022-10-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主要态势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美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 。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美苏)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三 :冷战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不要企图将本国的制度强加于人,也不要输出革 命 。应尊重别国人民的选择,尊重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搞任何形 式的扩张主义,任何国家都不应该凭自身的经济军事优势搞霸权主义。

——摘编自白建才《试论冷战的后果与教训》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挑起冷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 年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注:只答美国方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70年代对两极格局构成挑战的力量中心。(或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冷战带来的深刻教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改以往的不承认政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不能以施加压力的方式强迫那些不愿意的国家成为盟国。……只要这些国家决心维护自己的独立,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积极的政策,我们就应支持和援助他们”。美国这一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基于(     
A.自身实力的削弱B.不结盟国家的斗争
C.经济危机的困扰D.冷战对抗的需要
2022-09-19更新 | 381次组卷 | 36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洋浦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德国学者K.D.埃尔德曼指出:“尽管我们的国家被分裂,德意志民族仍可以被理解为辩证的统一体。旧德国的终结和德意志局部国家的成立究竟标志着德意志历史的终结还是标志着德意志历史的一个时期,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这番言论反映了(     
A.近代德国学者对国家前途的思索B.资本主义在欧洲范围内继续扩张
C.德意志人民摆脱美国控制的决心D.冷战背景下德国人对统一的期盼
2022-07-10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在新技术革命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罕见的经济飞跃发展的黄金时期,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和消费市场扩大,脑力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提高,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据此可知,新技术革命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促进了劳动方式的变革
C.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落后D.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2022-07-10更新 | 66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64年,英国通过《国家卫生服务法》规定:凡英国居民无论其财产多少均可免费得到国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患者只需交付挂号费。这说明,英国
A.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B.完善的现代卫生体系建立
C.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人民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
9 . 20世纪70年代,苏联为了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不仅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且继续坚持把科技发展的重心倾斜到军事和国防建设领域,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这反映了当时
A.美国在冷战中凸显优势B.两极格局之下战争威胁经济发展
C.突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D.冷战环境影响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2022-03-11更新 | 446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川绵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1951年共同安全法》,一方面减少了对欧洲的经济援助,另一方面把对欧洲的援助由支持民用生产转向集中用于支持国防生产。这一变化深层次的影响是
A.增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B.提高了西欧自身的国防力
C.推动了北约军事组织建立D.引发了苏联更激烈的对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