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建立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其中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上海合作组织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华沙条约组织
2 . 20世纪90年代,欧空局(欧洲太空局)发射的ERS-1卫星,是一颗以海洋应用为主、海陆兼用的多功能综合性遥感卫星,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空间分辨率。美国研制成了“深海飞行2号”载人潜水器,这种潜水器长仅2米,但能独自考察大洋底,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11公里深处仅需1小时。这些成就(       
A.折射出冷战后国际局势日益紧张B.体现出新材料技术的应用广泛
C.凸显出海洋技术的现代科技地位D.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创造了条件
3 . 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纷纷改革社会福利制度,削减福利开支(     
A.福利开支压力巨大B.财政赤字巨大
C.大力发展私有企业D.减少国家干预
2023-09-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针对下图所示问题,西方主要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A.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B.巩固布雷顿森林体系
C.缓和与苏联的关系D.恢复自由放任政策
2023-07-17更新 | 3894次组卷 | 33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阅读下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A.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B.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受到触动
C.政府建立起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贫困问题
D.社会福利开支增加的同时贫困状况并没有缓解
2023-07-10更新 | 2322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995年10月,当法官宣判涉嫌杀害白人妻子的辛普森(美国著名黑人棒球运动员)无罪时,如节日般的场面在黑人社区随处可见,而绝大多数白人则呆若木鸡,对裁决结果感到震惊失望。这一现象折射出美国当时(       
A.贫富分化日趋明显B.种族歧视问题依然存在
C.社会运动此起彼伏D.两大阶级激烈对抗局面
7 . 1955年日本政府出台《经济自立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并规定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为5%,强调通过财政、金融的间接手段诱导民间企业执行这一计划。该计划的五年增长目标仅用了两年就完成了,而实际的年增长率为9.1%。据此可知,此时的日本(       
A.采用苏联模式促进经济发展B.通过发展经济摆脱美国控制
C.运用宏观调控调节市场经济D.借助重化工业成为军事大国
2023-06-29更新 | 88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上,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为了满足粮食税条件下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苏俄政府采取租让、出租等方式,把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重新引入国有企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根据人民委员会的法令,国家除直接管理约4500家最重要的大型企业,其余企业都可以出租给合作社或私人经营。192112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的法令解除了对小企业实行的国有化,将这些曾收归国有的企业通过出租的方式交还原业主经营,实际上使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非国有化了。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二   从党的七大到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正确地汲取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曾多次论及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他主张:要在民主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定要使那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工业获得适当的发展,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1950年春夏之际,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和接管外国企业的同时开始合理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到1952年底结束,主要包括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

——摘编自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二战后,国有化被认定为发展经济的有效措施,面对满目疮痍的法国经济和社会状况,戴高乐政府选择了一条与西德自由经济政策不同的道路。1944年,成立法国电力公司、法国天然气公司、原子能最高委员会等组织。1945年,规定法国航空公司的股票所有权移交给国家,对金融行业也实施了国有化。1946年底,法国政府在企业的股权已经超过了一半,国有企业在能源领域的比重高迭90%,在金融领域的比重接近50%。“国有化”形成了规模优势,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当时,法国重点发展的汽车、航空、通讯、原子能等产业,都是国有企业唱主角,它们的规模和实力,在国际上都居领先地位。……为了减少原资本家的损失和安抚资本家的心理,法国政府规定给予国有化企业原资本家补偿金,并将企业管理权交给资本家。

——摘编自唐逸如《国际金融报》(20150824日第22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和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对待资本主义工业的政策有何异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调整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并概括法国的调整与苏俄、中国有何不同。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大选中,提出福利国家主张的工党大胜坚持经济自由主义的丘吉尔和保守党,随后工党政府迅速推出以大规模国家干预为重要手段,以充分就业、福利国家、混合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政策。此后,保守党也承认国家干预和市场经济共存,支持充分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即“托利社会主义”。由此,两党政策大体一致,形成“共识政治”。英国经济政策也“重返”国家干预,英国也出现战后20年经济的“黄金时代”。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撒切尔为首的保守党政府提出必须打破“中央集权管理、官僚体制和干涉主义结合的政府风格”以及“包罗万象的政府措施”的口号,积极推动国企、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私有化,并鼓励小股东多而资本少的“大众资本主义”。在强化资本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废除了大批经济管制,开放市场竞争,取消价格、物价和最低工资的管制,鼓励金融自由化,给银行证券业大幅“松绑”,对企业和富人减税,以刺激投资的积极性。此外,撒切尔政府还改革行政,裁减大批政府雇员,削减包括福利、教育和科技等在内的公共开支。

这些在较大程度上有利于经济发展,但不少中下层人民也因此生活压力增大和缺乏安全感,引发社会一定的不满。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英国“重返”国家干预政策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政府经济政策转变的社会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府经济政策的认识。
10 . 20世纪60年代,一些西欧国家达到了无法想象的繁荣程度,像电力、汽车、塑料、石油和飞机等工业非常繁荣,商店里充满了丰富的食品和服装,饭店、剧院等如雨笋般出现。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两极格局的瓦解B.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
C.欧洲联盟的建立D.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