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1 . 如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甲理论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主流经济理论
B.乙理论崇尚自由放任导致了经济危机爆发
C.经济滞胀使甲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复苏
D.甲理论后来成为美国罗斯福新政指导思想
2022-09-15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最得民心并且得到后续各届政府继承的扶贫政策就是社会救济托底、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改革措施。此外,他还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委员会”负责田纳西河流域和密西西比河中下游流域的援助开发,使该地区经济发展得到极大改善。1965年,美国“开端计划”开始实施,该项目服务对象主要是低收入家庭4~6岁的儿量,到2010年,每位儿童通过该计划可获得7600美元的资助,有效保证了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机会。

——摘编自左晓斯《发达国家乡村贫困与反贫困战略研究——以美国为例》

材料二:卡特政府对享有福利待遇的人规定严格的工作条件,防止滥用医疗经费。1977年8月6日,卡特宣布了推行工作福利计划,把工作与福利紧密结合,以求缓解失业和减少福利开支,他认为工作、工作、再工作是从根本上解决福利负担问题的重要途径。里根、布什政府一改新政以来扩大社会福利和联邦政府干预政策,紧缩社会福利规模并逐步转入私人经营轨道,以减轻联邦政府的沉重负担。里根削减了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尤其是“随意性的社会福利开支”,他还强调州和地方政府要承担社会保障的某些责任,推动私营福利事业的发展,给予私人养老金计划以更多的税收优惠。

——摘编自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扶贫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调整的背景。
3 . 结合所学,分析下表,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已经解决
B.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C.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D.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欧美主要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速放缓
2022-09-02更新 | 1212次组卷 | 1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体系,有人形象地说:“高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主义的分配”,导致有些人不愿意去干活,出现了主动失业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福利制度(     
A.根除了经济危机弊端B.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
C.消除了贫富分化现象D.使经济发展缺乏活力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英国建立济贫制度,以教区为单位实行救济。1911年,自由党制定《国民保险法》以缓解济贫制度带来的危机。具体做法是国家出面组织社会保障,具体操作者是各种社会团体。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很小。1946年福利覆盖范围扩大到全体国民,并由国家承担社会保障的一切责任。后来历届政府不断加以补充完善,国民的生活标准不断提高。为维护福利制度的运作,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税收也越来越高。当支付福利制度的资金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定比例时,就会形成一种阻力,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发展。杜鲁门时期颁布了提高最低工资限额的法令,政府的福利开支也从1927年的25亿美元上升到1960年的970亿美元。1964年,总统约翰逊宣称“无条件地向美国贫困开战”。国会通过了《经济机会法案》,设立经济机会局,组建服务志愿队,为穷人改善居住条件、健康及教育提供支持。约翰逊时期美国财政赤字平均每年增长10%左右。然而,福利国家的覆盖面过广,使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基础——努力的人会变得富有,懒惰的人将承受苦难发生动摇,导致人们缺乏努力工作的动机,经济增长放缓。美国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也并没有因福利覆盖范围的扩大而明显改变。

——摘编自刘守旭《1973年—1975年美国滞胀危机成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福利国家发展历程体现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福利国家存在的问题。
6 .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刺激经济,维持繁荣。”其意在强调(     
A.批评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B.回归自由放任传统
C.政府应该加强对经济干预D.实行国家自由贸易
2022-07-17更新 | 17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图的信息可推知(       

A.科技进步改变了社会结构B.滞胀危机减少了就业机会
C.两极格局阻碍了产业进步D.社会弊端阻滞了经济发展
8 . 欧洲在世界舞台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可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的,要么是对基督教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进一步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二1763至1914年间作为一个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据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始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期的漫长过程的非凡顶峰。随着权力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经一跃而成为世界的中心。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摘编自选必2《经济与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国家政治的重要特征。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国际格局的特点。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中任选一个角度说明这一时期欧洲“在世界历史上据有突出地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新中间阶层是在传统的中产阶级之外又崛起的一个由中级行政官员、国营企业中的中级管理人员及其它领域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的阶层。对此表解读合理的是(     
国家年份新中间阶层人数占整个中间阶层的比重
美国1950516万8.9%
19701105万13.6%
A.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变化B.第三产业发展促使社会阶层固化
C.意识形态领域对峙影响人口结构D.知识经济兴起推动人口结构转型
2022-07-05更新 | 118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如图是1500—2000年中、美、英、日四国国家实力变迁示意图(Y轴为国家实力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国家经济实力持续下降
B.两次工业革命一度使②成为“日不落帝国”
C.③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中期的两次发展都与美国有关
D.④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霸权地位受到冲击
2022-06-29更新 | 768次组卷 | 13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滨江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