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1年,里根提出“经济复兴计划”,主要包括减税、放松对企业的管制、紧缩通货及前减财政支出,人称“里根经济学”。它以保守经济学影响最大的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的理论为主要依据,从需求决定供给转到供应创造需求;从大量增加政府开支以扩大需求转变为大量减税;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改为紧缩性货币政策;从强调政府干预转为强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1984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198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35%。

材料二   尽管里根政府一再声称政府的责任不是对经济进行干预,而是创造一种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让企业自由发展,然而他的实践与理论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地方。他从第一届任期起,就没有完全放弃经济干预,实施了有利于大企业的减税政策,加之政府的军费开支不断增加,财政赤字一再增加,几乎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里根政府在第一届任期内,赤字累计高达5392亿美元,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届政府的赤字总额还要多;第二届任期财政赤字是有增无减,为了弥补赤字,里根政府直接在借贷市场上筹集资金,结果引发高利率,高外贸赤字。19907月,美国陷入战后第九次经济危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陆月娟《二战后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历史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里根经济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里根经济学的影响。
2022-09-0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风化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最得民心并且得到后续各届政府继承的扶贫政策就是社会救济托底、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改革措施。此外,他还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委员会”负责田纳西河流域和密西西比河中下游流域的援助开发,使该地区经济发展得到极大改善。1965年,美国“开端计划”开始实施,该项目服务对象主要是低收入家庭4~6岁的儿量,到2010年,每位儿童通过该计划可获得7600美元的资助,有效保证了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机会。

——摘编自左晓斯《发达国家乡村贫困与反贫困战略研究——以美国为例》

材料二:卡特政府对享有福利待遇的人规定严格的工作条件,防止滥用医疗经费。1977年8月6日,卡特宣布了推行工作福利计划,把工作与福利紧密结合,以求缓解失业和减少福利开支,他认为工作、工作、再工作是从根本上解决福利负担问题的重要途径。里根、布什政府一改新政以来扩大社会福利和联邦政府干预政策,紧缩社会福利规模并逐步转入私人经营轨道,以减轻联邦政府的沉重负担。里根削减了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尤其是“随意性的社会福利开支”,他还强调州和地方政府要承担社会保障的某些责任,推动私营福利事业的发展,给予私人养老金计划以更多的税收优惠。

——摘编自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扶贫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调整的背景。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下图为1840年以来中、美、西欧、日本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世界占比曲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箭头①②④中任选两个予以简要阐述。示例:箭头③显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GDP在全球占比稳步提升。主要原因:日本政府采取符合国情的改革措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重视教育;贸易立国。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洋政府时期税制总体仍保持半殖民地化、征税主体分散化、税捐类型多样化的税收特征,主要表现:一是继晚清将海关税的征管权、保管权、提取权置于洋人之手后,文将盐税的诸多权利让渡给了洋员系统。同时中央税权限于一隅,税收不#国用。二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互争税权,各种苛捐杂税驳杂混乱。从民国元年至十五年,关税收入共达91307万元,但其中仅民国六年至十五年就支出偿付外债52790万元,再加上一些地方截留关税,实际中央收入仅京师税务监督署所收税款。

——摘编自王宏顺《民国时期税收探析》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相继进入了“滞胀”时期。面对这种情形,新经济自由主义乘机而起。这些学派强调市场机制作用,主张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纷纷进行了税制改革,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回升,赤字大幅度缩减,有些国家还出现了盈余。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又进入低迷阶段。

——摘编自李齐云,杨连鹏《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所得税制改革概况与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北洋政府税制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的税收改革。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北洋政府与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税制改革中得出的认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44年建立,其核心是双挂钩,即以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固定比价实现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以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由此开始,美元彻底挤掉英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它与关贸总协定和世界银行共同构成了战后全球经济治理的三大支柱。通过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和贸易环境,避免再次出现货币竞相贬值、关税大战等问题,这促进了战后初期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快速恢复。

——摘编自管涛《布雷顿森林体系:过去、现在和未来》

材料二   20225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SDR)定值审查执行董事会一致决定,维持现有SDR蓝子货币构成不变,即仍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构成,并将人民币的权重从10.92%上调至12.28%。

——摘编自吴斌《专访摩根大通顾玮:人民币国际化“全面开花”看好资金流入中国债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升人民币权重的意义。
2022-09-03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8月联考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对私人企业的技术引进加以指导。其后,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并承担引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1962年到1966年,在企业提出的技术引进申请中,有90.4%获得了批准。

——摘编自王永生《技术进步及其组织——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技规划,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在技术引进方面,50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116项。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1960年,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这以后,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

——摘编自杨德才等《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技术引进的特点。
2022-08-31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特点类材料题-2023年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模版
7 . 20世纪60、70年代,社会主义世界和资本主义世界都在调整政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情况(年平均%)

1961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2年①
社会总产值6.57.46.34.23.3
国民收入6.57.85.74.32.6
工业总产值8.68.57.44.42.8
农业总产值2.23.92.51.74.0

——摘编自房宁《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经济改革》

材料二   197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些经济部门国有成分的比重


*表中百分比是按【英】《经济学家》所列图表折算的。

——据【英】《经济学家》杂志19781230日—197915日一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发展的变化,并简要评价其改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有和私有经济成分呈现的特点。
2022-08-3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指出下列图片和材料对应的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22-08-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下)》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显示了1500—1975年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


——【美】科林·弗林特 【英】皮特·泰勒《世界政治地理学:世界—经济 民族—国家与地方》

材料二帝国主义代表着中心国家对边缘地区的政治和领土控制。中心国家对部分边缘地区的正式政治控制自16世纪起一直是新世界体系扩张的一个主要特征。但中心地区对处于边缘的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并非仅仅只是表现为正式统治。过去400年间的三大霸权——联省共和国(荷兰)、英国和美国——所造成的间接影响通常更为深远。20世纪的美国并没有通过一个正式的殖民帝国去支撑其全球权力,它的帝国主义是非正式的。

——【比】埃里克·范豪特《世界史导论》


(1)指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是指哪两个周期,分别说明其成因。
(2)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史事,为材料二作者“美国……帝国主义是非正式的”的观点寻求依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前资本主人国家关于资本主义现状和前景的大讨论,促成现代世界性思潮的一种新动向,即“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追寻马克思”“保卫马克思”,试图从中寻找当前危机产生的根源。美国学者约输·卡西迪在谈到马克思时也不得不承认:“不管他有什么借议,他确实是一个通晓我们经济制度的人。只要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存在,他的作品就值得拜读”

——摘编自【美】约翰·卡西迪《市场是怎么失败的?》等

材料二   新科技革命兴起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以后出见了高潮,显示了变革生产和变革社会的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物质力量,具有一些不同于以往升学技术革命的新特点。新科技革命提高了西方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促进了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西方学者提出“技术统治论”“未来主义论”“权力转移论”等各式各样的观点,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社会问题进行辩护,寻找资本主义克服危机、获得永生的出路。

——摘编自丁冰《战后科技革命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当前资本主要国家出现“保卫马克思”“回到马克思”现象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当今资本上义国家出现的新变化,并指出西方学者提出各式各样的观点所反映出的资本主义社会问题。
2022-08-1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