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冷战期间,苏联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直到20世纪80年代被日本超过。但与实行资本主义及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不同,其经济模式是按照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的,国家垄断生产资料。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的方式对经济实行控制和调整。在 1928 年至1932 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后,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48%上升到70%,苏联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但是苏联的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不甚合理。事关国防的军事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和航天工业非常发达,其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事关民生的轻工业和农业则相对落后。

——整理自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大萧条从美国开始,1929年 10 月24 日股市下跌,到10月29 日成为1929年华尔街股灾,席卷全世界。大萧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毁灭性打击,人均收入、税收、盈利、价格全面下挫,国际贸易锐减50%,美国失业率飙升到25%,有些国家甚至达到33%。与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一样,不同经济学派对大萧条的原因解释迥然不同。整体而言,“市场派”学者认为,政府的错误管制将正常的经济衰退,扩大为大萧条,“政府派”学者认为大萧条显示资本主义市场的缺陷,呼吁更多政府管制和干预。

——摘编自加里蒂《大萧条》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哪一种模型(以及方案、数据、结论等等)是永恒的,今天被认为‘正确’的模型,随时都可能被新的、更‘正确’的模型所取代。科学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古希腊算起),它有着成长、发展的过程,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它是在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们判断一种学说是不是科学,不是依据它的结论,而是依据它所用的方法、它所遵循的程序。

——摘编自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科学不等于永恒的正确”这一观点的合理性。(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5-11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从蒸汽动力到智能技术,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人类社会产生了复杂的变化。这种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历史上的技术变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生活也丰富多彩。从衣、食、住、行到人们的思维观念,从个人精神面貌到社会结构,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经济与社会生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技术进步与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3-1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中后期是人类历史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探讨和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总结历史经验、展望未来具有实际意义。下表给我们列出了20世纪中后期世界变化的一些关键词。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布拉格之春勃列日涅夫改革经济区域集团化
世界贸易组织社会保障体系中国改革开放中间阶层
从表中选择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进行阐述。(要求:主题立意明确,阐述要运用所选的关键词,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学者巴里·布赞和乔治·劳森对国际关系的研究成果卓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们认为,工业化及市场的全球性扩展使得国际体系的所有部分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18世纪末到1945年左右,是西方殖民式国际社会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持续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西方全球性国际社会阶段。这两个阶段都代表了“有中心的全球体系”的形式,其中“有中心”意味着发展高度不平衡。而这种国际权力模式自21世纪以来变得更加均衡,不再只集中于一小部分国家,愈发具有融合性特征。

——摘编自英国学者巴里·布赞和乔治·劳森《全球转型:历史、现代性与国际关系的形成》

材料反映了两位学者对世界历史的相关认识,请对学者的部分认识或整体观点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11-23更新 | 8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云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学者认为,社会并非稳步前进,也不会跳跃式或随机发展。相反,它像季节一样流转:冬天结束,春天来临。

经济浪潮

历史阶段

中心国家

技术引领

对应危机

第一次浪潮

1780-1830年

英国

蒸汽机

1837年经济恐慌

第二次浪潮

1830-1880年

英国

钢铁制造

1873-1879年长萧条

第三次浪潮

1880-1930年

美国

电气化和化学制品

1929-1939年大萧条

第四次浪潮

1930-1970年

美国

汽车、石油化工

1974-1980年两次石油危机

第五次浪潮

1970-2010年

美国

信息与通信技术

2008年持续至今的金融危机

——摘编自詹姆斯·穆迪等著《第六次浪潮:一个资源为王的世界》

上表反映了1780-201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动情况。以科技和经济的关系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人类文明和历史学研究领域,科技革命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观察。在世界科技层次:科技革命是科技范式的转变,关注科技自身的变化。在人类文明层次:科技革命不仅是科技范式的转变,而且是科技与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相互作用的结果。简单地说,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统称,指引发科技范式、人类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变的科技变迁。

——摘编自何传启《第六次科技革命预测及中国的应对之策》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技革命”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府和市场关系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演变的主题。纵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演变发展的历史,国家干预主义和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理论交替占据主导地位。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崇尚通过自由市场竞争的方式来配置资源,主张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但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凯恩斯主义主张以总需求管理为核心的政策对经济实行干预。然而,伴随70年代严重“滞胀”现象的出现,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又成为了经济学的潮流。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

——秋石《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中外相关史实,围绕“政府和市场关系”对国家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并加以阐述。(要求:建议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下半叶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我们可以通过关键词梳理出经济发展脉络:

国家宏观调控第三次科技革命赫鲁晓夫改革经济全球化中国改革开放
世贸组织福利国家欧共体中间阶层跨国公司
从表中选择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进行阐述。(要求:主题立意明确,阐述要运用所选的关键词,史论结合。)
2023-08-05更新 | 322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20世纪20年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柯立芝繁荣经济大危机胡佛自由放任
20世纪30年代开展计划经济建设罗斯福新政
20世纪40年代斯大林模式凯恩斯主义盛行
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建立福利国家
20世纪6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继续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纷纷建立混合型经济
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革减少福利政策
根据表格内容,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根据材料提炼出恰当的论题,观点明确,阐述合理,史论结合。)
2023-07-2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