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如下表是《20世纪的世界》一书第八编第一章的目录,出现这些内容的根源是(     
第一节   波兰:危机与变革
第二节   匈牙利:历史的重负
第三节   民主德国:渴望统一

A.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B.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C.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急剧的变化D.东欧国家国内都遭遇严重危机
2 . 1984年戈尔巴乔夫提出,苏联没有完成第九、十和十一三个五年计划、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地对经济形势的变化作出正确估价,没有认识到经济转向集约化发展方向和转向在国民经济中积极采用技术进步成果的全部尖锐性和紧迫性”。这一认识
A.指出了制约苏联经济发展的因素B.缺乏对经济体制的深刻反思
C.表明苏联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D.扭转了美苏争霸的不利地位
3 . 口号一般文字简短,表达明快,并具有宣传鼓动性。下列关于苏联(俄)不同时期的口号或政策言论,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落后者是要挨打的”
②“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③“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④“粮食税就是向这种粮食政策的过渡”
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④①③②D.②③①④
2020-01-17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育才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3—1964年间,苏联的谷物总产量年均达到1.175亿吨,比1945—1953年间的年均产量增长62%。在农业技术改造方面,到1960年初,耕地与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已实现全面机械化。上述结果的取得主要因为
A.经济体制的转型B.农业政策的调整
C.垦荒运动的推行D.经济结构的重建
2020-01-01更新 | 138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河西校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图表的内容与德国现代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下面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史实推论
①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获胜普鲁士的制度比法国先进
②威廉二世上台后放弃了俾斯麦的寻求平衡的“大陆政策”俾斯麦为人过于骄横,不受威廉二世赏识
③二战后德意志民族分立为两个国家德国成为冷战在欧洲的前沿阵地
④联邦德国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胜利

⑤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联邦德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民主德国高,政局更稳定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
C.③⑤
D.②③④⑤
6 . 1961年12月,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苏共纲领和赫鲁晓夫的报告,强调要加强物质刺激形式,对经济工作进行“卢布监督”,要求提高企业的“赢利率”,给予企业更多支配利润的权利等。这说明赫鲁晓夫
A.严格按市场经济规律执政
B.试图通过物质奖励激发社会活力
C.推行的经济政策较为激进
D.改革思路从根本上突破了旧模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