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957年1月28日,赫鲁晓夫向苏共中央主席团提交了《关于完善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体制的几点意见》,建议将工业和建筑业的部门管理改组为地方国民经济委员管理,即把部门管理改为地区管理。赫鲁晓夫的这一提案
A.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B.试图去改变苏联经济管理体制
C.有利于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D.加剧了美苏两国军事政治对峙
2 . 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在于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应用于现阶段的实践,把它同我国特殊条件尽可能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此,南斯拉夫
A.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B.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进行“新经济体制”改革D.建设“福利国家”
3 . 口号一般文字简短,表达明快,并具有宣传鼓动性。下列关于苏联(俄)不同时期的口号或政策言论,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落后者是要挨打的”
②“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③“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④“粮食税就是向这种粮食政策的过渡”
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④①③②D.②③①④
2020-01-17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育才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3—1964年间,苏联的谷物总产量年均达到1.175亿吨,比1945—1953年间的年均产量增长62%。在农业技术改造方面,到1960年初,耕地与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已实现全面机械化。上述结果的取得主要因为
A.经济体制的转型B.农业政策的调整
C.垦荒运动的推行D.经济结构的重建
2020-01-01更新 | 138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河西校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称,当时苏联领导和他自己在走向“解冻”的同时,又担心“解冻”引起洪水泛滥,局面难心控制,“因此我们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这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B.反对公开地否定斯大林模式
C.阻碍了苏联社会制度的变迁
D.明显存在着犹豫和徘徊
6 .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019-07-13更新 | 214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学者陈义初指出,苏联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重视发展农业,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基建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加,1961~1965年是19.8%,1966~1970年为23.4%,1971~1975年则是26.5%,这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首位。由此可见
A.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B.苏联的农业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C.苏联领导人将农业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D.农业问题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重要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