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D.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2023-01-19更新 | 755次组卷 | 98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试题
2 . 1957年1月28日,赫鲁晓夫向苏共中央主席团提交了《关于完善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体制的几点意见》,建议将工业和建筑业的部门管理改组为地方国民经济委员管理,即把部门管理改为地区管理。赫鲁晓夫的这一提案
A.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B.试图去改变苏联经济管理体制
C.有利于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D.加剧了美苏两国军事政治对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59年,苏联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其下属的国民经济委员会管辖的工业,产值占全苏(联)工业总产值的72%,而中央直接管辖的工业,产值急剧下降。据此可知,苏联这场改革
A.使苏联走上了市场经济道路B.放弃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对高度集中体制进行了调整D.推动了工业总产值的增长
4 . 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在于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应用于现阶段的实践,把它同我国特殊条件尽可能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此,南斯拉夫
A.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B.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进行“新经济体制”改革D.建设“福利国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东欧剧变后,绝大部分原社会主义国家急剧衰落,从第二世界沦为第三世界,以致全世界的国家和地区由191个增加到210个左右;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由163个增加到180个,其中人口增加了4亿多、这说明
A.社会制度剧变导致东欧衰落B.第三世界国家开始了新崛起
C.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得到加强D.苏联解体导致东欧国家分裂
6 . 口号一般文字简短,表达明快,并具有宣传鼓动性。下列关于苏联(俄)不同时期的口号或政策言论,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落后者是要挨打的”
②“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③“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④“粮食税就是向这种粮食政策的过渡”
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④①③②D.②③①④
2020-01-17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育才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53—1964年间,苏联的谷物总产量年均达到1.175亿吨,比1945—1953年间的年均产量增长62%。在农业技术改造方面,到1960年初,耕地与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已实现全面机械化。上述结果的取得主要因为
A.经济体制的转型B.农业政策的调整
C.垦荒运动的推行D.经济结构的重建
2020-01-01更新 | 138次组卷 | 15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19届高三下学期2月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相继执政,苏联先后进行了几次改革。这些改革从本质上看都是对
A.生产关系的调整
B.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
C.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
D.斯大林模式的彻底突破
9 . 1976—1980年,机器及设备的出口额达889亿卢布,比1961—1965年增长4.5倍以上;进口额约为659亿卢布,比1961—1965年增长约5倍。1981年,机器及设备的出口占苏联整个出口的13.7%,进口占苏联整个进口的大约30%。这反映出
A.苏联体制改革效果较为明显
B.苏联机器及设备生产依赖西方
C.勃列日涅夫重视发展重工业
D.苏联的对外贸易长期存在逆差
10 .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称,当时苏联领导和他自己在走向“解冻”的同时,又担心“解冻”引起洪水泛滥,局面难心控制,“因此我们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这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B.反对公开地否定斯大林模式
C.阻碍了苏联社会制度的变迁
D.明显存在着犹豫和徘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