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苏联针对马歇尔计划,在1947年7月到8月,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夫等国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被西方称之为“莫洛托夫计划”。该计划初步筑起了东欧的经济壁垒。据此可知,“莫洛托夫计划”的出现
A.加剧了欧洲经济的分裂
B.顺应了经济区域化要求
C.推动了东欧经济的发展
D.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2 . 20世纪60年代,欧洲民族主义情绪上升。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随后,意识形态的前哨国家西德也违反美国意愿,缓和了与东德的关系,实施“新东方政策”。这表明当时
A.法德外交政策已脱离“冷战”轨道
B.西欧离心倾向冲击了两极格局
C.法德两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
D.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2020-01-09更新 | 71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考历史试题(文)
3 .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联合国成立以来,制止了不涉及美苏等大国重大利益的印度尼西亚、以色列和克什米尔这些地区的战争,却未能阻止朝鲜、阿尔及利亚、埃及和越南等一系列局部战争。这说明二战后
A.联合国在维护和平中起重要作用
B.世界呈现和平与动荡的局面
C.大国相互博弈导致世界局势动荡
D.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尚未建立
4 . 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
A.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2016-11-27更新 | 278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县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实验班)
5 . 1972年7月,田中角荣出任日本首相,他改变以往对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积极推行“多边自主外交”,根据日本自身利益和判断同中苏等世界其他战略力量交往。这反映了日本
A.已经摆脱美国的束缚
B.国家实力影响外交政策
C.致力推动世界和平
D.开始向中苏两国靠拢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波罗的海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引自邱吉尔"铁幕"演说

材料二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

服企图。

——引自杜鲁门致国会咨文

材料三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向复兴之路。

——引自马歇尔的演说

材料四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引自《北大西洋公约》

请回答:

(1)邱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是指哪些?

(2)材料2表达的思想主张称什么?有何主要影响?

(3)材料3表达的思想主张称什么?目的何在?

(4)这四则材料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采取了什么政策?它说明了什么?

(5)针对材料四,苏联在欧洲建立了什么组织?它意味着什么?

7 .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进行反苏的舆论宣传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实行军事援助
2019-05-07更新 | 106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长治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在80年代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日本
9 . 1949年,美、英、法、联邦德国等17个国家秘密成立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开出了4张禁运清单,包括军事武器装备、尖端高科技产品和战略产品。这一举措
A.是北约国家集体“冷战”的反映B.是对违反关贸总协定的制裁
C.导致两大阵营贸易量急剧下滑D.造成了苏联核技术应用的落后
10 . 联邦德国成立后,法国政治家戴高乐在演讲中说:“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直接达成协议。”他认为法德合作
A.有助于推动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B.有助于消除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有助于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D.能够奠定西欧联合的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