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杜鲁门:我们必须教导他们(指苏联)如何知行而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曾说:“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

材料三 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第二,美国虽不可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的合作。

(1)材料一中杜鲁门的主张体现了什么目的?举例说明战后初期美国是如何在经济领域实践这一主张的。
(2)结合20世纪70年代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包含哪些主要内容?这一时期尼克松政府“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的观点,并对其作简要评判并说明理由。
2 . 下图是不同时期美、欧、日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变化图,下列选项中解读正确的是

①美国经济增长减慢但仍是世界霸主
②西欧走向联合,经济迅速发展
③日本经济发展,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2-05-21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20世纪,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之满足。”上述认识的出现源于
A.英国光荣革命的成功B.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C.世界两极格局的确立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021-05-23更新 | 472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铁路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0·北京·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4 . 20世纪60年代,日本推行积极的经济外交。1962年,首相池田勇人出访西欧六国,协商贸易问题,法国总统戴高乐称他是“半导体推销员”。这是战后日本领导人首次出访欧洲。同时,池田还表示“没有必要和美国采取完全相同的态度,现在可以和中国大力开展经济、文化的交流”。可见,当时的日本
A.实现了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B.联合欧洲共同对抗美国
C.表现出摆脱美国控制的倾向D.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020-10-05更新 | 5041次组卷 | 46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结束自己大陆上的战祸所做的努力预兆并催生了近代世界的智慧:避免对绝对价值做出评判,转而采取务实的态度接受多元世界,寻求通过多样性和克制渐渐生成秩序。”这是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对某一国际组织做出的评论。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其“近代世界智慧”的是
A.欧洲共同体成立
B.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C.两极格局的形成
D.关贸总协定的建立
6 .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2019-01-30更新 | 6442次组卷 | 8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
2019-01-30更新 | 3753次组卷 | 88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8 . 材料一   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7世纪的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开创了国际关系史上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了越来越多为特定目的而设的一些常设机构,它们是现代国际组织的雏形。进入20世纪之后,国际组织开始获得真正的发展,国际组织也从最初的专门性和技术性组织开始向一般性和政治性组织扩展。二战结束时建立的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开创了国际组织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1949-1971年,中国很少参与当时世界上主要的国际性组织;二是1972-1989年,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但对国际组织的参与还是比较有限的;三是1989年至今,中国开始全面深入参与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的国际组织。王逸舟将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演变概括为“从拒绝到承认、从扮演一般性角色到争取重要位置、从比较注重国内需求到更加兼顾国际形象”的曲折过程。

——摘编自宋睿《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组织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和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各阶段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主要因素。并谈谈你对新时代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发展的期待。
9 . 1949年,美、英、法、联邦德国等17个国家秘密成立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开出了4张禁运清单,包括军事武器装备、尖端高科技产品和战略产品。这一举措
A.是北约国家集体“冷战”的反映B.是对违反关贸总协定的制裁
C.导致两大阵营贸易量急剧下滑D.造成了苏联核技术应用的落后
10 . 二战后,美国禁止日本制造飞机,但是随着朝鲜战争爆发相关政策受到冲击松动,一开始仅仅是允许修理美军战机,然后得以按照许可制作美军设计的飞机武装自卫队,2015年日本终于实现了大飞机国产化。这表明
A.国际形势影响日本经济
B.两极格局受到日本冲击
C.美国支持日本科技发展
D.美国推动了日本的崛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