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2021-10-03更新 | 651次组卷 | 60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苏联针对马歇尔计划,在1947年7月到8月,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夫等国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被西方称之为“莫洛托夫计划”。该计划初步筑起了东欧的经济壁垒。据此可知,“莫洛托夫计划”的出现
A.加剧了欧洲经济的分裂
B.顺应了经济区域化要求
C.推动了东欧经济的发展
D.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4 . 所谓“雅尔塔体系(YALTASYSTEM)”是指二战后期,美、英、苏、中等国对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及维护战后和平形成的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由此确立了战后国际和平新秩序。观察下面的漫画,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美国掌控着开启“体系”的钥匙
B.战后体系遏制了军国主义的复活
C.维护战后体系是各国的共同责任
D.战后确定的国际和平秩序正受到挑战
2019-04-02更新 | 438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
A.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B.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
C.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D.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
2019-01-30更新 | 1470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西省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
2019-01-30更新 | 3753次组卷 | 88卷引用:山西省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49年,美、英、法、联邦德国等17个国家秘密成立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开出了4张禁运清单,包括军事武器装备、尖端高科技产品和战略产品。这一举措
A.是北约国家集体“冷战”的反映B.是对违反关贸总协定的制裁
C.导致两大阵营贸易量急剧下滑D.造成了苏联核技术应用的落后
8 . 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
2017-07-22更新 | 2958次组卷 | 41卷引用:山西省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新亚洲政策,美国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以遏制“极权政治”的扩张,但不要“发号施令”。同时美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同西欧、日本的关系。这表明
A.资本主义阵营发生了深刻变化
B.美国通过多边力量遏制苏联
C.美国顺应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D.美国亚洲政策出现根本转折
10 . 1948年4月3号,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对外援助法案》,根据该法案,美国要向西欧各国提供133.2亿美元的援助,美国承诺“当西欧一国向另一国提供货物而后者缺乏支付手段时,美国则给予前者相当于后者赊款数额的美元货款予以结算”。该法案
A.体现美国控制西欧的意图
B.标志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
C.开启西欧各国一体化进程
D.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