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
A.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2019-01-30更新 | 96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苍南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2 . 历史学家会根据某种“意义”划分历史时期。下表是某种划分“世纪”的方法,它的主要依据应是                       

世纪

起止时间

年数

18世纪

16891815

126

19世纪

18151914

99

20世纪

19141989

75


A.世界市场的发展进程B.殖民体系的建立与崩溃
C.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D.西方民主体制的兴与衰
3 . 1999年12月,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通过了“加强欧洲共同安全和防务政策的报告”,并宣布组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以使欧盟有能力在北约不参与的情况下独立实施危机控制、维和及救援行动。到2007年底,欧盟已经执行了十项维和行动,其中多数任务在欧洲以外地区。这反映了欧盟
A.冲击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B.拥有对国际事务的重要影响力
C.以联合方式摆脱美国的政治控制D.结束在区域安全问题上对美国的依赖
2021-05-09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浙江·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科学引领发展,技术助力生活,科技史亟需全人类省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晚期,(英国)已经有了跃进的感觉。人力和畜力已经被机器和非动物的能源所代替或补充:煤、铁等产量大幅增加。促使这种变化的一个必要的杠杆,就是发明。……没有发明的话,就不可能在产量上实现那么巨大的增长。(但发明)很少直接受益于理论科学,而更多是得益于经验。此外,像1754年在英国成立的皇家工艺、制造业与商业奖励协会这样的团体,则把发明创造的精神纳入了有用的轨道。……发明家的社会背景很不相同,从水磨匠到牧师,应有尽有。

——摘引自【英】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   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电磁场方程……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汽轮机等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筑在此理论基础之上。

——引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美国在日本投掷的原子弹使远距离战胜敌人的梦想变为现实。不久,苏联也研制出了核弹,开启了核竞赛的危险游戏。20世纪50年代,一方面人们只在所谓的“代表战”(冷战时期的词汇)中进行“低强度”的战斗,另一方面美苏都加强核武器研制。1952年,美国研制出了第一枚比1945年原子弹威力还强1000倍的氢弹。一年后,苏联也制造出氢弹。60年代开始研制的弹道导弹最具毁灭性。为此,美苏还上演了一起惊心动魄的事件。70年代,双方都对对方持有的近万枚弹道导弹十分忌惮,因此建立了直接联系的热线,防止灾难发生。

——摘编自【西班牙】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代表战”及“惊心动魄的事件”名称。关于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利弊,众说纷纭,浪漫主义思潮的观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三与所学,从人类向“距离”挑战的角度论证此观点。
2021-07-29更新 | 161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0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5 . 下列图示中,最能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是
A.
B.
C.
D.
2016-03-29更新 | 708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5届浙江严州中学高三仿真考文综历史试卷
6 . 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2018-11-27更新 | 520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5届浙江建人高复校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2019-01-30更新 | 328次组卷 | 30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美关系仍然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初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经济政策。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

——摘编自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二   从某种意义上看,尼克松的“越顶外交”可以说是美国在对华政策上把其盟友日本抛在了身后,这必然对日本的外交抉择产生了极大影响。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四次首脑会议和三次外长会议,在恢复中日邦交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此,美国不得不正视这种现实,以谋求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日三角关系之中,虽然美国的主导地位开始削弱,但是这种三角关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然而,从实质上看,当时这种三角关系又是不均衡,不等边的。

——摘编自王云翠《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的互动态势》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中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外”的原因,据此分析当时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美日三角关系互动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的视角分析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这里的“另一场战争的开始”是指
A.美苏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抗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D.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2007·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10 . 下面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2016-11-18更新 | 1282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6届浙江余姚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