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5 道试题
2013·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某学者写道:战后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冷战分割了世界,不过冷战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部分,与之并存的还有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冷战无疑对这些问题产生影响,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冷战。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A.冷战是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
B.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影响了冷战的态势
C.冷战既是时代的中心,又是时代本身
D.冷战分割了世界,影响了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
2 . 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美国《时代》周刊曾用几个“10”概括了东欧五国的事态:“波兰变化用了10年,匈牙利用了10个月,民主德国用了10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而罗马尼亚仅用了10个小时。”材料表明
A.东欧剧变发生时间短速度快
B.东欧剧变是这些国家各种矛盾长期积累的总爆发
C.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了对东欧社会主义政权的支持
D.东欧剧变是在西方策划下产生的连锁反应
3 . 1962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宣称: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这表明法国
A.宣称要与美苏决裂B.倡议建立欧洲联盟
C.企图称霸欧洲大陆D.主张欧洲独立自主
2019-11-01更新 | 442次组卷 | 32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三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世界中国
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战略收缩尼克松访华;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中美正式建交
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美国开展“星球大战计划”,军备竞争,拖垮苏联经济。苏联发展停滞,战略收缩中国十二大“特色理论”;中共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
20世纪90年代东、西两德统一,雅尔塔体制瓦解;欧共体12国成员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WTO)开始运作,总部在日内瓦加入亚太经合组织;邓小平加快改革开放的“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21世纪初欧元启用加入世贸组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

——摘编自《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上表为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两对相互关联的中外信息,并加以说明。(要求: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联

美国

斯大林的“安全带”政策阶段(1945年至1955年)

杜鲁门政府对苏联遏制阶段(1945年9月至1960年)

赫鲁晓夫制定出同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政策阶段(1955年至1964年)

肯尼迪对苏联推行和平战略政策阶段(1960年至1969年)

勃列日涅夫对美由“缓和”政策阶段进入正式执行积极进攻战略(20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末)

尼克松政府的“联系论”均势外交阶段(20世纪70年代)

戈尔巴乔夫积极调整与美国关系的缓解阶段(1985年至1991年)

里根实施“星球大战”计划阶段(20世纪80年代)

苏联解体后俄美关系回暖政策阶段(1991年至今)

两极格局解体后美俄政策回暖阶段(1991年至今)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和苏联两国力量的巨大增长,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局具有重大意义。正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政治上还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欧洲国家,似乎降到了无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和苏联已经成为超级大国,它们的地位在战后年代里由于核武器的发展越来越巩固了。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做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阿登纳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二战后世界格局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出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
(2)在材料二中,作者为改变二战后的国际局势提出了什么主张?列举史实说明作者的主张是否得到了实现。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欧洲的联合产生了哪些影响?
7 . 里根政府执政时期的1975年,在美国出售给苏联的全部产品中,高科技产品占32.7%,销售总额为2.19亿美元;而到1983年,美国对苏联高科技产品出售的比例下降到5.4%,销售总领为3900万美元。这反映出
A.苏联高技术产品得到快速发展B.美国高科技产品发展在逐渐衰退
C.美苏冷战主要在高科技领域内D.美国在高科技领域遏制苏联发展
8 . 马歇尔计划一方面宣布美国将向欧洲提供经济援助,使“自由制度”得以存续;另一方面又宣称美国的政策不反对任何国家和主义,只反对饥饿、贫穷和混乱,刻意“淡化”意识形态。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A.复兴欧洲B.缓和矛盾C.控制市场D.对抗苏联
9 . 下图为冷战时期苏联的幅漫画《他正在敲诈》,漫画中山姆大叔一身妇人装束,一手紧紧抓住狮子的尾巴,另-只手则高举马歇尔计划的拍子用力地敲打这头皮包骨头的狮子。该漫画
A.反映了美苏争霸的发展态势B.反映出资本主义阵营的矛盾加深
C.表明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变化D.揭示了美国援助西欧的真实意图
10 . 下表为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73

与日本贸易情况

+2.4

+2.0

15.9

-19.4

与西欧各国贸易情况

+2.0

+10.7

-5.8

-17.8

其变化对当时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是(     
A.两极格局受到了冲击B.美国失去经济霸主地位
C.雅尔塔体系土崩瓦解D.“一超多强”格局出现
2022-07-18更新 | 20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