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     
A.世界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B.大国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
C.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大D.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
2022-02-13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后,美国上下一片哗然,有人将其比作美国科学技术史上的“珍珠港事件”。民众对本国的技术能力、教育水平、政治制度等提出了质疑。受其影响,艾森豪威尔总统的民意支持率从原先的79%陡降至57%。美国社会的剧烈反应说明(     
A.军备竞赛威胁世界和平B.冷战对抗影响民众思维方式
C.太空竞争决定政治格局D.科技优势成就苏联霸主地位
3 . 下图为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时,英国《卫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表明
A.欧共体政策对英国有吸引力
B.英国对于融入欧洲怀有疑虑
C.英国摆脱了美国的经济控制
D.欧洲国家联合抵御美苏争霸
4 . 20世纪50年代,美国积极推动欧洲一体化,同时认为欧洲决不能成为美苏以外的“第三势力”,而应被永远纳入“更广泛的大西洋合作的框架之中”。这说明美国支持欧洲一体化意在
A.扩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范围B.消除北约内部对美国的不满情绪
C.保持在西方世界中的领导地位D.使西欧成为足以对抗苏联的力量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8世纪末期以来,美国人在界定自身文化身份时将欧洲视为美国的对立面和文化"他者",信奉的是"美国例外"论;在思考美国的地缘政治特性时,把欧洲视为威胁,奉行的是远离欧洲纷争和排斥欧洲影响的策略。一战后,美国精英逐渐用突出美欧文化同源性和一致性的"西方文明"叙事取代"美国例外"论,强调构建"大西洋共同体"。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提出要保卫"西方文明"和"大西洋共同体",并以此作为维护美国自身文化存续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步骤。美国决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保卫西方文明的视角来看待与苏联的斗争,并声称如果美国对欧洲的形势袖手旁观,"欧洲将出现混乱,从混乱中产生暴政,也许是共产主义,也许是复活的法西斯主义。"美国注重强化西欧化和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力图打造一个新的"西方"。

——以上材料均摘自王立新《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与"西方"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前后美国对欧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美国在二战后打造新"西方"的做法。
6 .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B.成立华约组织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2019-08-11更新 | 524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宜春奉新一中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下列重大国际关系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②美国从越南撤军
③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                  ④中日邦交正常化
A.①③②④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
8 . 下图为苏联时期创作的一幅漫画。标题:“美国正在对北约盟友施加压力,强迫其追随自己的策略。”说明:火箭上的文字为“北约”。该漫画
A.准确揭示了北约成立的目的B.说明美国试图在军事上控制西欧
C.反映了当时美苏冷战的形势D.反映美国与北约盟国矛盾尖锐化
9 . 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中说道:“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在于恢复世界范围内的正常经济秩序,从而提供一个自由制度得以存在的政治社会环境。”马歇尔的这一演说
A.促进了世界金融贸易秩序的恢复
B.加速了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
C.体现了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企图
D.为苏联解体埋下了政治经济条件
10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对国际局势和人类社会发展影响深远。下列为新的世界格局奠定了框架的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B.美苏争霸C.杜鲁门主义D.雅尔塔体系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