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61年,肯尼迪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表明美国
A.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动摇B.试图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分权制衡原则发生巨大变化D.国家政策受到“冷战”格局影响
2021-03-16更新 | 351次组卷 | 59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2018-11-27更新 | 520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6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2019-01-30更新 | 328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6届西藏区拉萨市第三高中高三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5 . 下面是1990年绘制在柏林墙残留墙体上的一幅涂鸦作品(莫斯科,中国,任何地方,柏林),这反映了
A.作者对世界秩序重构的想法B.两极格局与冷战正式宣告结束
C.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D.柏林围墙成为阻碍民主的藩篱
2007·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6 . 下面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2016-11-18更新 | 1282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6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
A.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B.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C.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D.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2017-05-20更新 | 725次组卷 | 4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10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1946年,一位美国女作家曾写道:“欧洲已被缩小了……正缓缓进入一个新的冰河时期。”“缩小”主要是指
A.美苏在欧洲不断扩张势力B.欧洲的殖民体系崩溃
C.欧洲的国际地位日益下降D.欧洲内部的矛盾加剧
9 . 如图为苏联漫画家创作的一幅讽刺漫画(图中下方人物代表美国政府),作者意在说明
A.美国意欲利用欧洲遏制苏联B.美苏加紧对中间地带的争夺
C.美国无法解决西欧社会危机D.美苏意识形态之争渐趋常态化
2020-02-20更新 | 174次组卷 | 7卷引用:西藏拉萨市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二战后美国开始对西欧开展经济援助,被称为“马歇尔计划”,其实质是
A.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B.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