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新时期中国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主要观点。据此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观点
时殷弘美苏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的美苏关系之中
余伟民冷战是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政治斗争
徐蓝冷战是美苏两国双向互动的结果
A.美苏冷战开始于十月革命B.冷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C.美苏对峙是冷战的主要表现D.冷战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2021-03-20更新 | 559次组卷 | 22卷引用:【省级联考】甘肃青海宁夏2019届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苏联拥有先进核武器后,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质疑北约还能否保护欧洲安全,认为法国应该排除对美国的“屈从”,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欧洲和世界行动。这表明法国力图
A.脱离美国主导的西方联盟B.争夺欧洲霸权
C.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D.单独对抗苏联
3 . 下图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图中①处应填写
A.罗斯福新政B.“铁幕”演说
C.马歇尔计划D.欧洲煤钢联营
2017-08-04更新 | 1927次组卷 | 39卷引用: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一战后,法国总理白里安第一次把实现欧洲统一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但最终被束之高阁。1946年丘吉尔号召建立欧洲合众国,敲响了战后西欧联合运动的开场锣鼓;1950年春,英国提出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方案,为法国外交部长舒曼赏识,成为欧洲共同体历史的起点。这表明欧洲联合的主要目的是
A.完成区域统一的大业B.建立区域性经济集团
C.追求资源分配的平衡D.大国追求区域的和平
5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越南战争使美国的政界、军界高层在后来进行战争决策时“形成一种新的共识:美国只应把动用军事力量作为最后一种手段;只有当美国国家利益明显受到影响时方可这样做试;只有当获得公众强有力的支持时才能这样做;只有在有可能相对较快地以较小代价取得胜利时才能这样做。”
——摘编自哈佛•西提可夫《越战的战后影响》
材料二   1990年12月,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发起之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表示:“你们尽管放心,倘若需要采取军事行动,绝不会出现另一个越南。”
——摘编自威廉•黑德等编《回顾越南战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战争的结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刘金质在《冷战史》中把冷战分为五篇:冷战的开始(1945~1949)、冷战的扩展(1950~1962)、冷战中的缓和(1963~1979)、冷战再现(1980~1984)、冷战的结束(1985~1991)。下列史实与上述分段时间不对应的是(     
A.冷战的缓和:古巴导弹危机爆发B.冷战的扩展: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C.冷战的开始:杜鲁门主义的提出D.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023-05-23更新 | 199次组卷 | 13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
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
2019-01-30更新 | 2250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2021届高三建标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态势

历史阶段政治体系核心机制全球治理结构特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181939年)
成员国间引入集体安全机制战胜国对战败国的苛刻处理,亚非拉传统政治模式逐渐解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
19451991年)
权力分配模式引入均势原则避免了直接战争的两极模式,亚非拉建立起独立的主权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多强体系过渡
1991年至今)
多极权力均势格局较为稳固全球体系成员国独立开展外交事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多极化成为必然

——据姚枝仲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界政治格局演进》整理

(1)根据材料,对20世纪以来全球政治格局演变的阶段特征进行阐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全球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影响及启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和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

—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1834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7届甘肃会宁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10 . 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 
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            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1-30更新 | 1632次组卷 | 2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