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是某同学在历史课上做的笔记。由此判断,该同学学习的是(     
1.20世纪80年代
2.苏联放松了控制
3.各国执政党改变
4.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A.东欧剧变B.华约建立C.美苏争霸D.苏联解体
2023-01-21更新 | 287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现象。1941年4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谈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1943年4月,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
1945年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
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一位参与者写道:“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1949年8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摘编自(俄)亚 维 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
2019-01-30更新 | 1890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届宁夏银川市一中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3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越南战争使美国的政界、军界高层在后来进行战争决策时“形成一种新的共识:美国只应把动用军事力量作为最后一种手段;只有当美国国家利益明显受到影响时方可这样做试;只有当获得公众强有力的支持时才能这样做;只有在有可能相对较快地以较小代价取得胜利时才能这样做。”
——摘编自哈佛•西提可夫《越战的战后影响》
材料二   1990年12月,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发起之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表示:“你们尽管放心,倘若需要采取军事行动,绝不会出现另一个越南。”
——摘编自威廉•黑德等编《回顾越南战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战争的结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4 . 1969年关于中苏冲突,基辛格申明,支持中国的领土争议诉求会导致美苏冲突……他拒斥了一些主张对华进行直接帮扶乃至军事协助的冒险建议。但他强调战略上倾向中国是可行且必要的。据此判断,美国当时的对华政策是
A.完全站在中国一边对抗苏联B.联合苏联共同遏制中国的发展
C.保持“中立”政策从中取利D.军事中立但开始调整对华政策
5 . 20世纪,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之满足。”上述认识的出现源于
A.英国光荣革命的成功B.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C.世界两极格局的确立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021-05-23更新 | 477次组卷 | 27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6 . 美国独立之初就将欧洲视为美国文化上的对立面,政治上奉行远离欧洲纷争和排斥欧洲影响的大陆主义。一战后,美国精英逐渐开始突出美欧文化的同源性和一致性,强调美欧休戚与共。二战后,“马歇尔计划”名义上是帮助欧洲经济重建,但通过资本、技术和设备的输出,将欧洲纳入美国的全球经济体系。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     
A.表明美国与欧洲文化本质上是相通的
B.意在与欧洲争夺世界政治和文化霸权
C.标志着美国从大陆主义走向全球主义
D.反映了不同时期美国发展战略的需要
7 . 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 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日本
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B.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2019-01-30更新 | 2051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宁夏区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
8 . 有人曾把20世纪80年代末的某大国比喻为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当时的“船长”很不称职,缺乏应有的胆略和能力,仓促应对,危难关头,“船长”竟弃船而逃,使得这个大国走向衰败。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满载军火”讽喻该大国大搞军备竞赛B.“方向不明”是由于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C.“船长弃船”喻指他辞去最高领导人职务D.“船长”是该大国走向衰败的罪魁祸首
9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一个重要研究机构的高层承认:在农业方面发挥强大竞争力的美国,现在犹如战前日本的殖民地,提供农产品和原料为先进的现代工业机器效劳。这一结论可以看出当时
A.日本的产品扩张暴露出新殖民倾向
B.日美经济领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
C.日本掌握对美国原料进口的主动权
D.美国对日政策体现出冷战思维的特点
2022-05-23更新 | 182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2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美苏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
A.东欧剧变B.两德的统一C.波兰剧变D.苏联解体
2022-01-24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