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019-01-30更新 | 1819次组卷 | 30卷引用: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文科班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太空卫星火箭发射大事年表

苏联

美国

1957年10月,发射第一颗人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1960年6月,通过了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计划,包括载人登月、火星和金星任务。

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1号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

1965年3月18日,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在上升2号任务中进行世界上第一次太空行走。

1966年2月月球9号在月表首次完成软着陆。

1975年7月15日,联盟-19飞船发射,与阿波罗飞船组成阿波罗-联盟测试体。

1982年3月1日,金星13号着陆器成功着陆,并存活了127分钟。

1986年2月20日,和平号空间站主体发射升空。

1988年11月15日,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首飞成功。

1958年1月,第一颗卫星探索者1号发射成功。

1960年5月,阿波罗计划被提交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1962年8月27日,金星飞掠器飞掠金星,成为世界上第一艘成功的深空探测器。       

1965年6月3日至7日,爱德华·怀特在双子星座4号任务中完成美国首次太空行走。1966年5月30日-6月2日,勘测者1号发射升空并完成月球表面软着陆。       

1969年7月16日至24日,阿波罗11号的两名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着陆行走。

1973年5月14日,最后一枚土星5号火箭搭载天空实验室升空。       

1975年7月15日       ,联盟-19飞船发射,与阿波罗飞船组成阿波罗-联盟测试体。

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摘编自《美苏太空竞赛历年卫星火箭发射以及历史事件介绍》

材料二     1958年,中国把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列入国家科学规划,组建机构并开展相关学术研究活动和实验设备的筹建工作。创业之初经历了经济上、技术上种种困难的中国航天事业,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1964年6月发射成功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运载火箭。1968年组建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1970年4月24日,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1985年10月,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共发射了1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这些卫星为地质、测绘、地震、海洋、农林、环境保护等国民经济部门和空间科学研究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资料。通过一系列航天活动,中国已经建立了各类人造卫星、运载火箭、发射设备和测量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试验和生产的基地;建成了多个能发射各类航天器的发射场。组成了由控制中心、地面台站和测量船构成的卫星测控网,造就了一支富有经验的航天科学技术队伍,从而有能力不断开拓航天活动的新领域。中国航空航天工业在为国防、国民经济和科学研究直接服务的同时,还努力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推广和转移先进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甘肃省科协信息中心《我国航天发展历史回眸》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发展太空技术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在发展太空技术方面与美苏的不同之处。
(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太空技术发展给你的启示。
2023-06-14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1960年,美国政府警告日本政府在进口苏联廉价石油时不能损害美国石油公司的利益,并要求限制缔结对苏出口油轮的新约。日本政府得知丹麦、荷兰、挪威等国均消极对待美国政府的提议后,决定抵制美国政府的要求。此事反映出
A.美国失去了对北约的控制B.“冷战”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C.日本摆脱了对美国的依赖D.国家利益与集团安全的矛盾
4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之间战时同盟关系破裂,世界政治格局随着不同力量的崛起发生着改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由战时盟友转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并举出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对苏主动采取的对抗性措施。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所处时代美国遇到的那种挑战来自哪些力量的崛起?(举出2例)这些力量崛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尽管西德对东德实行强硬的不承认政策,西德始终视与东德之间的“德国内部贸易”为国内贸易,不对来自东德的货品征收关税。在其存在的40多年中,占西德外贸总额的平均比重不足2%,占东德外贸总额的平均比重则在10%左右。“德国内部贸易”的实施
A.消除了东德与西德的对立B.使西德摆脱了美国控制
C.有助于实现德国和平统一D.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2021-04-13更新 | 520次组卷 | 9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1978年11月,大平正芳在日本自民党总裁竞选中,明确地提出了“环太平洋合作构想”:“我们必须以日美友好为基轴,同地球上所有国家协作。当然……特别关照太平洋地区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B.日美同盟版图不断扩大
C.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D.日本欲建亚太经合组织
7 . 1948年6月24日,苏联切断德国西柏林的水、陆交通,停止蔬菜和其他食品供应,形成了战后轰动世界的第一次柏林危机。不过,苏联一直开放着空中通道,使美国的大规模空运得以实施,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强迫苏联解除封锁。这表明
A.冷战态势尚未形成B.两极格局正式确立
C.美苏对峙中保持着理性D.柏林危机中美国占优势
2020-02-03更新 | 687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支持我们担当国际领导的支柱是我们的民主思想和价值观所产生的力量……因此,全世界走向民主和自由市场的走势有利于促进美国的利益”。材料反映了美国
A.致力于推进人类民主化进程
B.积极承担领导世界的职责
C.打着“民主”旗号谋求霸权
D.致力于推动全球一体化
9 . 有学者认为,如果英国在二战后比苏联更强大,冷战仍然会发生,英国将取代苏联成为美国安全的主要威胁。最符合这一规点的论断是
A.冷战源于美苏意识形态冲突B.国家利益分歧导致美苏冷战
C.雅尔塔体系是美苏冷战根源D.美苏争霸威胁双方国家安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全球战略的理论基础是所谓的“地缘政治思想”,即以美国为中心,其他地区均属于美国的“边缘地区”。美国要用外交和军事上的努力来使这些边缘地区的国家服从其控制。这些边缘地区主要是:西欧、近东、东南亚和远东各国。耶鲁大学教授斯皮克曼毫不掩饰地说:“谁要能占有边缘地区,谁就能统治欧亚,谁要能统治欧亚,谁就能支配世界的命运。”

——【苏】沙夫罗夫《局部战争今昔》

材料二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当前,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没有竞争对手,美国的最高战略就是要维持和扩展美国的这种优势地位,越久远越好。但是,仍然有一些潜在的大国对这样的世界格局不满,试图改变它。

——唐岚、俞晓秋《“美国新世纪计划”介绍》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地缘政治思想”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欧洲是如何实施“地缘政治”战略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的最高战略能否实现?并说明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