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1 道试题
1 . 以下为二战后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版图变化示意图。图1到图2中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图1                                                                                                         图2
A.马歇尔计划实行B.两大阵营对峙C.两极格局瓦解D.欧洲联盟成立
2023-11-19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图是美国作为主要发起方的经济制裁次数及效果趋势图。它表明(     

   

A.制裁的次数和成功率一直呈正比关系B.曲线变化反映美国霸权的确立与动摇
C.二战后单边主义制裁取代了多边制裁D.多极化趋势加强削弱了美国制裁效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65年,印度尼西亚发生政变,放弃不结盟的外交政策。1967年,美国主导了印尼债权国会议,世界银行也参与其中。随后,世界银行先后两次对印尼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查,提出了500万美元的“灌溉复兴计划”和200万美元的“技术援助计划”。这反映出,世界银行(     
A.致力于进行国际收支调节B.配合亚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C.决策行为受到冷战的影响D.遏制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4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交国家情况示意图。下列项中,关于推动 1992年建交高峰出现的因素,最为密切的是(     


A.中非合作论坛的促进B.中苏两国建交的推动
C.世界政治格局的巨变D.中美两国建交的推动
5 .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全球治理成为时代的命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重点是地缘政治,大国以军事实力、向外拓展生存空间、划分势力范围、组建军事集团等手段实现其国家利益。无论是雅尔塔体制中美国和苏联在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还是战后组建以各自为主导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组织的对抗,都是地缘政治战略在国际关系中的体现。冷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国际关系的重点是地缘经济,在地缘经济中构成力量的主导因素是经济、科技、信息、生态环境。在地缘经济的影响下,国际关系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

——摘编自张旺《地缘经济因素对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可以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通过合作或者协商的方式解决全球性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民主原则,最终维护各个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如果没有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多极化和全球化很难步入正轨,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也无法发挥较好的作用。

——摘编自冯特君《国际政治概论》

材料三 相比中国学者对全球治理研究的贡献,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也贡献了中国智慧。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国际场合中提出了众多新思想、新视点,比如提出了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摘编自赵可金《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与角色担当》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际关系的重点”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二,针对国际政治问题,作者提供了怎样的方案?
(3)国际格局变化影响新型国际关系的建立。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政府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贡献了怎样的智慧。
23-24高二上·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46年6月25日,世界银行正式营业。截至1949年6月底,银行资产约为20.73亿美元,贷款审批情况如下表(单位:亿美元),这反映二战后初期世界银行(     
贷款
国别
法国荷兰南斯
拉夫
智利捷克斯洛伐克丹麦
申请额5.05.355.00.43.50.5
批准额2.51.9500.1600.4
A.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贷款对象集中于不发达国家
C.决策行为受到冷战影响D.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成
2023-10-16更新 | 14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三上·全国·课前预习
7 .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与两极格局的联系。
2023-10-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4讲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23-24高三上·全国·课前预习
简答题 | 适中(0.65) |
8 . 分析美苏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2023-10-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4讲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23-24高三上·全国·课前预习
简答题 | 适中(0.65) |
9 . 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关系。
2023-10-0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4讲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23-24高三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二战后西欧经济面临崩溃,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此起彼伏。这种状况使美国政府意识到,“共产主义是在贫困和不满的土壤里蔓延和滋长的”,为了“遏制”苏联全球扩张主义,防止西欧“变质”,无论如何也要稳定欧洲、复兴欧洲。于是美国政府出台了援助西欧的计划。——“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材料2: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马歇尔计划”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你如何理解美国的“慷慨”?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起到怎样的作用?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怎样的关系?
2023-10-0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4讲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