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1904年提出“罗斯福推论”,表示面对西半球国家的“妄为”“无能”,美国要行使“国际警察”的权力;1950年提出“凯南推论”,认为拉美国家容易受到“共产主义渗透”,美国要用一切手段应对威胁。影响门罗主义演变的主要因素是(     
A.国际格局演变B.国家实力变化C.霸权主义加强D.外交政策调整
2 . 华东师范大学沈志华教授在他的新书《经济漩涡》中提到了:“斯大林最担心的是,因为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危及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最终危及政治体制和国家权力。这种对美国设计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疑虑正是斯大林最后决定与美国经济脱钩的内在动因。”这段话反映了(   
A.经济问题成为冷战重要诱因B.苏联模式起到的巨大作用
C.美元成为世界经济支撑货币D.政治意识形态成为对抗性
2023-07-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新纪元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法国戴高乐总统执政时期(1959~1969年)采取的部分措施。这些措施(     
A.体现了法国联合苏联对抗美国B.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C.旨在加速欧洲军事一体化进程D.说明美苏间的冷战态势加剧
4 . 1959年7月,美国国家博览会在莫斯科举办。会上最吸引苏联民众眼球的是控制随机存取法电脑,它能够回答近4000个预设问题,其中被问得最多的是“美国梦到底是什么?”电脑回答:“美国梦是所有人都能够通过自我奋斗,过上美好的生活。美国人崇尚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享有普遍的选举权。”这表明(     
A.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C.意识形态宣传是冷战的重要方式
D.美苏争霸重心转向科技领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战中,欧洲各国在伦敦的流亡政府都十分关注战后欧洲的命运,比利时与荷兰之间开始进行关税同盟的谈判;希腊与南斯拉夫签订了协议;波兰与捷克也建立了协调委员会。这些现象
A.推动了欧洲走向联合B.使欧洲联合成为共识
C.反映欧洲统一思想由来已久D.说明欧洲企图重建国际秩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